政策导向POLICYGUIDE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政策导向
政策导向

发改委1月多场发布会详解经济发展路线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24  来源:中宏网  浏览次数:2824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2021年经济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个、1.1个、1.7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冲击,我国最先跳出“疫情漩涡”,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2021年中国GDP的两年平均增速为5.1%。相比疫情前2019年中国经济6%的增长,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在略有放缓之后,经济结构转型特征明显。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多场发布会,不仅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还从多个方面详解今年经济发展工作,给出详细路线图。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1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1月新闻发布会

“精准拆单”化解风险,经济保持持续恢复发展态势

  201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2年1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系统介绍了2021年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2021年,我国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经济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总量折合约17.7万亿美元,考虑汇率升值因素,增量达到3万亿美元,仍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最大贡献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加速提升,人均GDP达到12551美元,预计超过全球人均GDP水平,与高收入经济体门槛进一步接近。

  消费和投资稳定恢复,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54.5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3.5%和7.0%,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分别增长17.1%和10.7%。消费在持续恢复中稳步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21.7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4万亿元、增长21.5%。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2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为经济平稳运行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9.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新产业(43.110, -0.27, -0.62%)新业态茁壮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2%、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9%。

  促进共同富裕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实际增长8.1%,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同时,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深入推进,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牢,重要民生商品调节有序、保障有力。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进展。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把握风险处置力度和节奏,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扎实推进。对少数高风险金融机构及时“精准拆弹”。妥善处置个别高负债房地产企业风险。虚拟货币“挖矿”全链条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重要成效。

“以气定改”“先立后破”,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2021年四季度以来,能源供需持续偏紧,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煤炭电力供应偏紧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方面,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推动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电厂存煤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电力供应持续平稳,天然气资源供应较为充足。

  在保证国民经济发展能源供应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分阶段保供,紧扣保供稳价目标采取针对性措施。督促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带头保供稳价。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持续提升电厂存煤水平,推动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对保供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国有企业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分阶段实现了2021年国庆中秋假期、入冬前、供暖季高峰时段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资料图资料图

  守牢安全底线,确保能源安全生产、安全运营、安全使用。督促各有关方面统筹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电网管网安全运营,全力保障用电用气安全。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提前做好恶劣天气防范及对能源生产运输影响的应对工作。

  今年我国能源保障工作如何开展,能源结构如何转换?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1月18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国能源供应总体平稳,但供需形势及国际市场环境仍然较为复杂。针对能源保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紧抓住保障供应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深化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指导产煤省区和煤炭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生产销售及发运,及时做好煤炭产运销衔接。加强煤电、燃气机组运行管理,提高顶峰能力,多渠道提升新能源发电出力。推动国内油气田满负荷生产,保持原油、管道气、LNG进口安全稳定。紧盯春节假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要时段,加强运行调度,确保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强化需求侧管理,坚决守住民生用能底线。进一步细化实化用能保障方案,持续优化天然气、电力、煤炭“压非保民”预案。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严格落实“以气定改”“先立后破”,确保群众供暖安全。

  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统筹发电供热和原料用煤保障,督促企业签订并履行好煤炭中长期合同。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用足用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做到余缺互济、峰谷互补。发挥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优势,重点加强对北方地区特别是资源偏紧地区的调度保障。多措并举,科学保供,切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

抓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后续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促消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新政策的进一步出台,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本网记者注意到,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内需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大内需工作再次被提到更加显著位置。

资料图资料图

  立足扩大内需,如何进一步挖掘消费后劲、激发消费潜力?

  金贤东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着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总量扩大和质量改善,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优化消费供给。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推动打造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改善型消费需求。

  持续提升消费意愿。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体系,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创新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互促共进机制,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消费持续扩大。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深入推进线上线下(47.820, -0.12, -0.25%)消费融合发展,继续推动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培育建设工作。鼓励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产。大力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和农产品(5.970, -0.07, -1.16%)流通现代化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产品和服务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改造。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深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营造安全诚信放心消费环境。

  为了更好满足居民节日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因地制宜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打造线上节庆消费升级版、拓展县域乡村消费、扩大冰雪消费、提升文旅休闲服务供给等十方面举措。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众兜底性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千方百计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喜庆、祥和、安全、健康、绿色的节日,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开门稳”。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袁达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投资缓中趋稳,结构不断优化,但面临明显下行压力,需采取措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努力保持2022年上半年和全年投资平稳增长。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市管道改造和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加强“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领域建设。

资料图资料图

  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细化工程项目清单,根据项目特点明确可衡量、可考核的具体任务。加强用地用海用能、金融支持等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强化督导协调,扎实推动重大工程项目落地生效。

  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有序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向具有资源、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急事的要求,组织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加快下达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加快投资计划执行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1月2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促进绿色消费实施工作专题发布会
1月2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促进绿色消费实施工作专题发布会
1月2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促进绿色消费实施工作专题发布会

  建立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创新举措。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袁达表示,目前,部分2022年专项债券额度已经提前下达地方,各地正在陆续组织发行。此外,去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结转到今年使用。推动这些专项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将对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投资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地方下大力气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抓紧落实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建设条件,推动新开工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同时,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进展情况的监测调度,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总体看来,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国经济总体上表现出较好复苏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目前疫情形势和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散发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投资增长也受到一些制约,外贸进出口不确定性较大。企业生产面临要素短缺等问题,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出现波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2022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袁达表示,“展望全年走势,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