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INNOVATIVETECHNOLOGY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

国家电网发布科技创新最强动员,你准备好了吗?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4  来源:电网头条  浏览次数:554

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卡脖子”技术怎么掌握?体制机制藩篱如何破除?国际竞争主动权怎么争取?新的蓝海又在哪里?

国家电网正在回答。9月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拉开帷幕,一系列货真价实、含金量高的实招硬招相继推出,一个面向未来的“新跨越行动计划”已经形成。国家电网要“把公司建设成为创新蓝海、创业沃土、创客乐园”,让大家玩转科技,让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创新型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正处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征程中。不论哪个维度,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都是必须。

“创新逐浪高”。国家电网广大科技工作者激情在燃烧、潜能在释放,全新发展格局正加速成型。国家电网科技创新最强动员令发出,不断壮大的力量持续汇入科技强国发展大局,塑造更具活力、更多可能的未来。

把“命门”握在自己手上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加速变化。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激荡,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极限施压。做好应对新风险挑战的准备,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怎么航行?”

国家电网公司的答案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勇闯技术“无人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许继集团生产的柔直换流阀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丰宁站。许继集团供图

围绕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框架中明确的3大体系和20个关键领域,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核心器件技术为重点,国家电网公司鼓励科研人员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解决 “卡脖子”技术难题。目的是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超越,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个新变化是,国家电网公司立足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将基础研究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理由很简单,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基。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曾有一个比喻:基础研究是水,应用研究是鱼,开发研究是鱼市场,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应用研究,更谈不上开发研究。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会上强调:“与应用研究不同,基础研究也许并不是眼前最急的事情,但做好了就可能引领未来。”

数据显示,去年国家电网公司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总部研发投入的比重为8%。到2025年,这一比重将提高到15%,几乎翻番。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围绕制约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双高”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建模仿真和运行控制技术等重点领域,更多科研人员正在创造“从0到1”的原创成果,搅动科技创新源头活水。

创新成果的背后,体现了人的价值发挥和潜能释放。

为高端人才”搭台子”,加快培养一批在高精尖领域能“一锤定音”的大专家;为技能人才“铺路子”,加快培养一批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大工匠;为青年人才“架梯子”,让青年科研人员“扛大旗”“挑大梁”……

未来技术世界不可预知,走进“无人区”,创新者和领路人就是灯塔。围绕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国家电网公司试图让顶尖人才冲刺顶尖难题,让电力工匠追求精益求精,让年轻员工成长成才。一支规模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不仅要找得准定位,也要干得出精彩。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说,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力度前所未有。

更多一线科研人员说,国家电网公司推出的人才培养举措“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鼓励创新创造这方面,最让我惊喜的是建立了容错机制。这大大减轻了研究人员怕出错的心理负担,也体现出鼓励创新、接纳探索性失误的包容态度。”“大国工匠”王进这样说。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肩负使命荣光,更多重视、更大包容、更强动力的推动下,国家电网科研人员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正奋力冲刺顶尖难题、开创崭新局面。

打破藩篱“活”起来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必须“两个轮子一起转”。

科研单位存在行政化倾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次,国家电网公司坚定推进科研单位“去行政化”。

基于液电效应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利用技术项目组研究人员进行样品成分分析。青海电科院供图

“去行政化”有“破”有“立”。破的,是僵化的科研管理体系。立的,是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和良好创新生态——“建立完善领导职务通道、专家人才通道、职员职级通道等三条通道并行互通机制,形成既各行其道、又相互贯通的新局面。”

中国电科院“科改示范行动”搞得有声有色。“真金白银”的项目分红直接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各人贡献度确定,将行政干预降到最低。同时,项目立项、预算调整及验收等流程大幅简化,为研发人员“松绑解压“。

让国家电网公司“下决心”的,还有改革科研管理模式。

眼下,任何一个科技决策的复杂性都远超过往。除了亟需重大技术决策支撑外,科研管理中条框过多、管得过宽一样亟待解决。

怎么办?“怎么有利于激发活力、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多出成果多出效益,就怎么办。”

国家电网公司将持续深化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在选人用人、科研立项、项目验收、经费调剂、薪酬分配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

“这次试行推广的‘揭榜挂帅制’给了科研人员更多创造自由。相比以前,现在我们能自行确定研究目标方案,随时动态调整。这是非常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中国电科院国家电网仿真中心主任郭强揭榜研究方向“系统平衡支撑与运行控制研究”,作为“主帅”,他牵头了9个具体项目。他说:“这不仅激发了科研人员热情,也有利于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发展,为多出快出成果提供了更多可能。”

长期“摸着石头过河”的科研人员,探索与试错是常态,这需要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对他们来讲,“大锅饭”最不好吃。

“在科研单位探索试点项目收益分红、股权、虚拟分红权、项目跟投等多种激励方式”“建立公司年度科技人物奖评选制度,让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建立以创新能力、成果质量、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促进薪酬分配向核心科研人才和攻关团队倾斜”……一系列举措强化创新激励,鼓励科研人才竞相成长、各展其能。

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优先实施岗位分红激励、快速推进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探索股权激励”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正在联研院快速推进。目前,岗位分红已连续兑现3年,累计激励296人,总额2189.54万元。项目收益分红预计激励4个项目27人,总额244.27万元。针对合资公司,研究科研骨干股权代持、跟投的激励方式也在持续探索。

联研院人力资源部主任韩钰说:“接下来,我们将从人才激励和培养上下功夫,加快人才成长,为公司战略落地贡献力量。”

扩大创新“朋友圈”

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背后逻辑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的优越性。

“将内部资源‘聚’起来,把外部资源‘纳’进来,让双创活动‘燃’起来。”国家电网公司围绕新型举国体制建设提出的全面完善创新体系部署,体现了推进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和产业链联合创新的决心。

从促进科研单位、产业单位、省公司深度合作,到打破部门、单位、专业壁垒,在“进”“破”之间发力,国家电网公司凝聚内部资源,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共进,不断增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上海检修公司员工在双创基地现场测试继电保护新装置。上海检修公司供图

“强化柔性协同”同样提上日程。在南瑞集团,科研产业正深度融合。依托优势,南瑞集团积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强化产业反哺科研,年均研发投入比5%以上。

但是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单打独斗,需要不拒众流、汇为江海。

6月,国家电网公司面向社会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与41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就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大会召开前一天,在公司科技咨询委员会会议上,27位两院院士畅谈大电网安全、信息化发展、新材料应用等话题,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新活力。

“我们愿继续与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攻克关键领域科学难题。”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同样与国家电网公司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希望这种合作是富有方向性的、可持续的。”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兼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王伟胜说。在他看来,这样的合作需要找准各自的科研定位,持之以恒进行下去。“我带的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在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保持了超过10年的合作关系,这样稳定而专一的合作,使我们双方在科技研发方面更加深入、更有成效。”

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国家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建立以国家和公司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公司资本+社会资本”积极融入的多元合作模式,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力量,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基层,双创活力正燃。用江苏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的话说,“这一个‘燃’字,讲到了我心里,也燃起了基层更大的创新热情”。国网江苏电力也已经建立了“双创中心+众创空间”“省管产业+双创基地”成果推广应用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省级能源技术智库。

秉承“人人皆可创新”理念,国家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大对群众性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拓宽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渠道。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国家电网科技创新的大舞台上,这个“谁”,是投身电网技术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是以小发明解决大问题的基层创客,是每一位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的国家电网人。当科研项目团队不再被条框所困,当生产一线员工被激发出更多创造激情,当产学研合作链条上的纽带被进一步拉紧抓牢……国家电网公司的创新活力正得到最大限度释放,致力实现更大跨越,这也将成为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强大动力,成为筑根基、利长远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