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大发电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跑马圈地”,五大发电集团纷纷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谋求电源建设项目,以河南电网为例,截至4月22日,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在河南投资开发的项目达到8个。5月12日,电力资深专家、中电联顾问朱成章在接受笔者电话及书面采访时表示,这一方面虽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但同时他也不无担忧:从全国电网最大化的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考虑,电源建设必须采取进入端竞争的模式。
朱成章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就遇上了缺电的局面,所以先在资源上发生了竞争,而不是设想中的竞价上网。现在的问题,首先是谁对电力的余缺负责?在计划经济年代是国家办电,由国家负责,电源建设具体的规划、工作由电力工业部和国家计委来做。改革开放后,由国家和省政府两级负责,具体要作由电力工业部、省电力局和国家计委、省计委来做。现在厂网分开,引入竞争,打破省间壁垒,电源怎么建?如何布点?国家应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一方面既保护了投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能让各地的电源建设有一个有序的过程,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目前这种资源端的竞争出现的两个问题是:一是项目前期工作的落后,前期项目储备资金的不足,二是建设地点好,经济效益好的电源项目大家都抢着来建,而地处偏僻、经济效益差的电源项目却无人问津。
朱成章认为,电力建设的根基就在于前期工作。例如,由于前期工作没做好,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造成渭河泥沙淤积危及西安及关中平原,不得不几次改建,使三门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由110万千瓦减少到25万千瓦;长江三峡这个举世瞩目的大工程,由于前期工作做得很充分,电站建设也就非常顺利,按照电力发展的规划,目前,我国按每年投产3000万千瓦装机容量来框算,五年内至少要开工建设1.5亿千瓦的发电站,还要有一部分为“十二五”的建设做好准备,因此至少要做好2亿千瓦左右的发电站的前期工作。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把 “跑马圈地”引导到加快电源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去,要把各发电公司负责的前期工作项目确定下来并把它做好。
朱成章指出,从目前现状看,依靠市场经济规律,由电力企业自主发展电力工业尚缺经验。国际上的发达国家还没有一个能依靠各公司按照市场的经济规律自主发展电力工业满足电力市场需求的先例。英国由于备用容量很多,电力增长速度缓慢,不存在发展电力工业的问题;美国加州由于忽视电力规划和对新建电力工程的引导,改革十年没有新建大型电源,结果出现的电力危机。朱成章认为,为保证电力供应,我国目前的电源建设,最好能够采取进入端竞争模式。即由电力发展规划决定每个五年计划应该开工、投产的发电厂规模,确定发电厂的布点和规模,并实行公开招投标。根据电力系统对电源的需求,决定建设尖峰、腰荷或基荷电厂,由有资格的发电公司参加投标,中标单位确定后,由电网公司与中标单位签订长期购电合同,中标的发电公司按购电合同规定的时间将电厂建成投产。对于负责该电厂前期工作的发电公司,在投标时给予优先权,如果负责该电厂前期工作的发电公司末能中标,应该由中标的发电公司归还其全部前期工作的资金并按规定给予合理的回报。
“采取进入端招投标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避免以往电源建设中存在的拍着胸脯签约,敞开口子花钱,逼着政府加价的现象。因为中标后在长期购电合同中已经把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上网电价作了明确的规定,发电公司在建设中节约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已的。”
最后,朱成章还谈到,对于目前电源工程的资本金问题,也应当与国际接轨,目前,资本金下限20%太低了,建议提高到35%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