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出门忘关空调和电灯怎么办?没关系!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坐立不安,只要上网就能解决问题;下班之前,再次点击鼠标,家里的电饭煲开始煮饭,热水器开始烧水,回到家可以坐享其成……这样的生活方式已不再是梦想,而是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系统中智能化小区内智能家居最基本的功能。
????新型的智能电网将会给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带来哪些新变化?又将能为社会的节能减排带来哪些综合效益?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复制和推广?记者日前走进中新天津生态城,探秘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的全新实践。
??????智能化电网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日前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功投运。这个覆盖区域达31平方公里、涵盖6大环节12个子项目的示范工程,是目前国际上覆盖区域最广、功能最齐全的智能电网系统。
????坐落于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项目,于2008年9月破土动工。
????走进生态城嘉铭红树湾小区的一个样板间,电视、电饭煲、冰箱、空调等家居的陈设与普通家居相比,似乎并没有特别之处。然而,随着工作人员轻轻触摸一台“掌上电脑”,房间内立刻发生奇特变化:关闭的窗帘自动拉开、电视播放出节目、加湿器喷出了水雾;同时,电饭煲定时开启,可按任意模式煮饭,冰箱可以设置贮藏温度,空调可以随时调节室温…… 全面负责生态城智能电网项目建设、管理的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总经理闫卫国介绍,智能化楼宇内敷设了光纤复合电缆,具备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智能家居电器的内部都安置了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登录互联网,或者通过与无线局域网的联接,就可以对家电进行远程操控。如果家中的电器为非智能电器,也可通过安装智能插头,轻松实现控制电源开闭。
????智能化的变化发生在家居的各个角落。滨海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杨磊介绍:“以前一个家庭只是一个电力用户,而现在既是用户,同时还变成了发电者。未来,多余的电能还可以进入电网,甚至还可以进行市场碳交易。这些都是在智能化电网的平台上实现的。”
????绿色能源综合利用实现碳减排
????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要求,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将不低于20%,可再生能源包含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生物质能发电。目前,生态城中4.5兆瓦风电发电、污水处理厂1.1兆瓦光伏太阳能两个绿色能源项目已经投入运行,预计这两座电厂年发电900万千瓦时,可以满足3000多户普通家庭的绿色用电需求。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建设将满足电源结构向新能源发展的需要,满足多元化的发电结构需求和多元化用电的新需求,实现节能减排。”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张宁表示,过去,新能源的分布式电源如何安全有效地接入和输送到公共电网是个难题。作为示范项目的生态城智能电网就要在这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这些技术性的突破已在生态城智能电网营业厅综合楼项目中实现。记者登上营业厅楼顶看到,5张十余米长的太阳能电池板和6台直筒状风机已经立起。该楼的顶层还为发电机组专门配备了具备收集存储新能源的储能电池。利用各种技术装置,楼顶的发电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由于已具备完整的发电、输电及配电功能,这个微型的电力系统网络被称为“微网”,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计划中的首个微网项目,填补了我国微网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和微网控制技术领域的空白。
????根据生态城绿色交通规划,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还在生态城内大型居民区、停车场、大型商业中心等处建设3座大型充电站、3座中型充电站和150座交流充电桩。目前,一个充电站和两个充点电已经启用。
????规模化推广复制尚需政策撬动
????国家电网总信息师吴玉生表示,这个中国拥有完全自主创新技术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旨在为提高能源效率树立示范典型。
????此次生态城综合示范工程成功突破了诸多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实现了“可视化平台”、“智能用电”、“配网自动化”、“配用电融合”多个方面的创新,通过十几个网络平台的搭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体系。
????闫卫国说:“从目前生态城智能电网的实践来看,下一步如果规模化推广和复制,政策和市场的纽结尚需进一步打开。”
????一方面,由于智能电网建设的许多公用设施建设是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需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包括土地、变电站布点、线路走廊都必须有统一标准,否则解决不了电力的总体平衡问题。
????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建设和推广还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政策杠杆的撬动。总的来看,智能电网相比较传统电网建设,成本要高50%左右。另外,智能化电网涉及很大的产业链,从接受新能源入网,到建设充电站和智能家居系统,涉及基础设施投资回报、产业利益分配、市场消费导向等多方面问题,目前都需要国家层面细化的政策支持。
????此外,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刘明志认为,新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电力的调度和运营都提出了革命性的要求,电力企业的人才队伍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