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晓静
???????? 8月31日,天刚擦亮,白在阳吃了碗面条就出门了。此时的武陵山安详静谧。
“对面就是武隆的风电站。”他指了指远处。
?????????白在阳是重庆川东电力集团焦石供电所的抄表员,除了负责武陵山乡100多平方公里的抄表,他还要承担这个片区的内外线施工、停送电操作、应急抢险……
??????? 今天他要去抄表的地方叫金子村。
????? “什么?走这么远就为了抄这一户的表?”
????????天还没大亮。白在阳只走了一小段公路,就从路的左边斜插到了山坡上,我们脚下像是晒干的松针和松果,一路悉悉索索的,稍不留神,就会踩滑了。
??????? 不过白在阳走得很稳,这样的路他已经走了16年了,武陵山乡的武陵山村、石夹沟村、白花桥村、金子村、角帮寨村和山窝乡乐道村,接近3000户,去每户的路,每一家的情况,他都熟悉。
????? “天再黑,我也认得到路,以前顺着大树牵的电线走,现在顺着电杆走。”白在阳说,农网改造后,村民都说“电好照了”,灯不得一会儿亮一会儿暗,也不怕落雨吹断电线、几天照不成了。
??????? 坡上一些倒下的松树伸着“手臂”,白在阳一会弯腰从“手臂”下钻过去,一会扶着“手臂”跨过树干。他说金子村在武陵山的西坡,要趁正午前多走几户,下午就能避开太阳最毒的时候下山,坐渡船过乌江,再爬到公路上搭摩托车回家。
???????? 约莫走了1小时的下坡,终于到了今天抄表的第一户。户主叫杨通华,家中只有杨通华的父母在,老两口都80多岁了。白在阳说,电表上的482号是金子村的编号,这个村共有500来户。记下电表读数后,白在阳说可以倒回去了。
?????? “什么?走这么远就为了抄这一户的表?”记者有些不解。“是啊,这一户架线过来也要10多根电杆,老两口一个月只用几度电,要算经济账,是算不过来的。”白在阳憨笑着,又红又黑的脸衬得汗珠特别亮。??????? 话毕,像是想起了什么,白在阳转身对老人说,“把你家柴刀借我用一下,我用了放在村口曾家,你赶场回来找他拿行不?”老人说要得,随即拿了出来。白在阳回头对我说:“刚才来的路上看见有棵松树的枝丫离电线有点近,要爬上电杆去砍了,免得吹风的时候搭过来了。”
???????? 回去的路是上坡,白在阳还是走得很快,等我赶上他的时候,他已经砍掉枝丫,从电杆上下来了。
????????? 他从脚上取下脚钩,跨在肩上,继续爬坡。
??????? “再往山下走点”,其实是两小时的路程
?????? “山顶那边还有几户。”白在阳带着记者继续走。
???????? 480号曾朝禄13度电;481号曾朝玉29度电;473号刘永友26度电……
?????????到上午11点,还没抄到10户。这时候,白色的太阳已窜上了山头。????
?????????带着我这个女记者一起走山路,当天的进度显然慢了。
????????白在阳说,平时他一人抄表,这个时候已经从另一条路下到半山了,“我们得加紧点,要不然赶不上渡船,那就麻烦了。”
????????山下的抄表员每月要到1号才开始抄表,8号扎账,但是白在阳必须提早到前一个月的28号开始抄表,否则就没法完成。
????????“再往山下走点,我们就找户农家,请他们帮忙做点饭吃。”白在阳说,山里的村民一般吃两顿,所以正午的时候是吃不到饭的,都没生火。
????????金子村的近500户人家共20个台区,今天抄表的是S台区和T台区,共20户。
白在阳说的“再往山下走点”,其实是两小时的路程。
????????“你该穿长裤长袖,路上的草笼笼挂脚,包谷林又挂膀子,水别喝急了,打湿嘴就行……”一路上他提醒记者。
????????“天这么热,穿长袖长裤受得了?”记者问他,他笑着说,这个天不算恼火的,冬天下雪才恼火,穿多了走不动,穿少了冷。
????????终于走到有3户农家的地方,白在阳先到,抄好了表。等记者赶到时,发现3户农家都没有人在。
一直盼望的午饭泡汤了。
????????更要命的是,带的瓶装水已经喝完,这一路上都没看到山泉,地上干得一走一团土灰。
????????往山下看去,除了山还是山,望穿了眼也没看到碧绿的乌江在哪里。
????????这时候白在阳的电话响了,是营业所的同事通知他去一户人家换电表。他看看抓紧一切时间坐在路边休息的我,犹豫了一下,说“今天不行了,只有明天再去”。
????????下午3点半终于吃到了午饭——比最小的鸡蛋还要小的野毛桃子
????????“白师傅,你先走吧,我在这睡一会儿,醒了就赶上来。”我真是又累又饿又渴,只觉得远处的山不断地在逼近又拉远。
????????“那可不行,你一睡醒就是晚上了,更下不了山。再说,现在太阳正烈,睡在这里会中暑。”白在阳极力劝说记者坚持一下,继续下山。他说,前面路上有棵野桃子树,现在熟透了,我们去吃那个。
????????这不会又是望梅止渴吧?记者不由得想起了落空的午饭。但是,除了继续往前走,好像也别无他法。
????????“有两家可能是出去做农活了,有一家只有个老太婆,今天可能是到她女儿那里耍去了。”白在阳解释着午饭落空的原因。
????????“没关系,白师傅,我们去吃桃子。”我敲敲腿,站了起来,但是并不敢奢望前面真的有桃子。
????????看到桃子树的时候是下午3点半。桃子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比最小的鸡蛋还要小,但的确是熟透了,随便摘一个下来,就有小鸟啄过的痕迹。
????????拍拍桃子表面的毛,我一口气吃了7个,总算是补充了水和糖分。
????????临走,白在阳说要储备一点,于是又摘了几个放在包里。
????????继续下山。回头看看这棵救命的野毛桃树,心中感激无限。
????????再到一户农家的时候是下午5点40分了,这家有冰箱,是去年农网改造后买的,“原来买这些没得用,电不稳定。”热情的老乡请我们喝冰水、吃枣子。白在阳请老乡帮忙打电话找到了开渡船的人家,说好等我们下山。
????????“这阵子还好,能坐渡船过河,要是涨水了就不得行,只能原路返回。”老乡说这话时,白在阳连连称是。
????????474号吴伦辉18度电;475号文均礼34度电;476号黄明友8度电;477号吴元金,没在家;478号谢成怀9度电……
????????过河、爬山……再到公路边,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太阳也下山了。
????????白在阳明天要去抄表的石夹沟村,路途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