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两会特别策划:低碳人家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22  来源:搜狐网  浏览次数:71
??????? 在2011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环保”话题毫无意外地被反复提及,成为当下最热的关键词之一。

  在国际上,从丹麦哥本哈根到墨西哥坎昆,“低碳”的话题早已成为各国政要的口头禅。

  其实,抛开那些国际会议和各种艰难的“线路图”,“低碳”更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家庭话题——或许就是出门少开大排量汽车,购物不再用塑料袋,少给宠物洗那些不必要的热水澡,打高尔夫时尽量不要扔掉那些还可以使用的球杆……

  这对于西方中产家庭而言,似乎意味着放弃某些貌似舒适的生活。但是同全球“气候变暖”“气候难民”比起来,这又算什么呢?

  发达国家家庭的“高碳”生活方式曾经被误认是“高品质生活”的标杆。还原一个真实的发达国家“高碳”生活真相、倡导“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所提出的“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正是此文的目的。

  难以复制的西式“舒适”

  《环球》杂志记者/周彪驻华盛顿记者/冉维驻堪培拉记者/曹扬驻多伦多记者/施蓉

  “我儿子爱车,每周他都要洗车。年轻人也爱洗澡,天热再加上爱运动,有时他每天要洗两次澡。我女儿喜欢泡泡浴,每次都要泡上一个小时。你知道,这些都比较费水,用热水器也比较费电……”

  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家住澳大利亚悉尼近郊的梅西太太一张嘴就是一大堆账单式的资源消耗项目。每个季度,足以让人心疼的水费单、电费单等会如同雪片般飞来。

  “这就是生活”,她耸耸肩。为了维持这种高消耗的生活方式,她和丈夫不得不去打拼,“我们必须把生意打理得更好,挣更多的钱。”

  梅西一家只是发达国家中产家庭“高碳生活”模式的一个缩影,虽然大部分接受本刊采访的人都表示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支持环保,但他们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又何其困难!

  吓人的油耗

  梅西太太一家四口住在悉尼近郊查斯伍德区的一栋房子里,是一户典型的澳大利亚人家:一对夫妻两个子女,房子有五个卧室,分前后院,三辆汽车,一艘游艇。

  在汽车的使用上,梅西夫妇俩共用一辆美国福特牌汽车,用于生意上的运输货品和日常采购。一对儿女各有一辆汽车,儿子詹姆士驾着一辆奔驰,女儿玛丽开的是一辆大众新款小轿车,两人每天都开车上班。这一家每月的耗油量很大,梅西说,粗算下来,一家人每周要用掉130.4升汽油,约合每周150澳元,一个月就是600澳元(约合3960元人民币)。显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什么不使用既环保又省钱的公共交通工具呢?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詹姆士也显得很无奈,“悉尼城市面积较大,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花费的时间很多,公共交通还是没有私家车便捷。当然如果实在没有选择,或者停车费非常贵的话,我也会考虑坐火车(轻轨)。”

  同样居住在悉尼近郊的麦克格瑟家的车库里停放着两辆吉普车,每月两辆车共消耗600升汽油,甚至更多。麦克格瑟的丈夫个子比较大,平时喜欢开大车上下班,所以他们家买的两辆汽车都是吉普车。周末一家人也会开吉普车到海边或者到郊外更远的地方享受生活。不过对于又高又大的吉普车,麦克格瑟也坦言“要多付出一些汽油费”。

  另一对接受记者采访的是美国的一对白领夫妇。他们居住在华盛顿附近一座公寓里,小两口拥有一辆本田雅阁车,主要是用于平时购物、周末出去游玩等等。而华盛顿上班时间堵车严重,再加上市内停车非常贵,因此他们上班都乘坐地铁。

  他们虽然用车并不是很频繁,但是由于大型的购物中心距离遥远,并且周末还时常去周边城市探亲访友,所以耗油量也不少。他们表示,所开的雅阁加满一箱油大约可以开450公里左右的距离,每个月需要加3到4次油。可以想象,如果他们居住地点离市区较远,需要每天开车上下班,那么耗油量将比现在大得多。

  其实欧美家庭早在上世纪就基本实现了“家家有小车”。如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的汽车普及率占据世界各国汽车普及率排行榜的前三名。美国人口2.6亿,拥有汽车2亿辆,平均每1.3人一辆汽车;加拿大平均每1.6人一辆汽车;澳大利亚平均1.7人一辆汽车……如此高的汽车普及率及日常生活中高频率地使用汽车,使欧美家庭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根据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年公布的数据,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三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分别排行世界第五、第七和第八。

  “让电表飞”

  “我在厨房里的时间比在外面多。”接受采访前,麦克格瑟正在厨房做烤饼干。她生长在悉尼,是典型的澳大利亚主妇,会做一手漂亮的西餐。她的厨房里电烤箱、微波炉、洗碗机、电灶台、油烟机、电冰箱、搅拌机、咖啡机、榨汁机、慢炖锅等等,一应俱全,摆放有序。

  “我女儿最近对烤饼干很有兴趣,不过你也知道,烤饼干需要烤箱连续工作很长的时间,这些最后都成了惊人的电费账单……”麦克格瑟半开玩笑地说。

  她的先生是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因此家里的电脑和网络总是开着。“我丈夫总要挂在网上,下载一些东西。还有,我们家的电视也总开着,孩子们喜欢看有线电影台。现在是夏天,空调和电扇也少不了总要开着。我有时会用热水洗碗,这样比较容易去除油腻。”麦克格瑟告诉记者,上个季度他们家用了1962度电。

  那对年轻的美国白领夫妇,虽然租住的只是华盛顿的一室一厅、带卫生间和厨房的小公寓,生活用电量远远比不上麦克格瑟家,但家庭虽小,电器齐全,每季度的耗电量也不可小觑。

  他们的电费记录单上显示,去年12月份的用电量为384度,电费为43.6美元(约合285人民币)。电费账单上还列出了去年每个月的用电量历史记录:4、5月份的用电量最低,大约每月150度左右,因为这两个月华盛顿气候宜人,不用冷气也不用取暖;用电最多为7月份,达到了453度,他们夏天猛开空调。

  其实这对小两口工作日的午饭和晚饭都在公司解决,出门都会关闭空调,再加上家里人口少、用水非常节约,因此他们认为,“这样的用电量已经算美国家庭中偏少的了”。

  2010年6月,美国能源创新委员会曾呼吁美国政府加大对新能源以及节能研发的投入。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要在2050年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0%。但是如果按照美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这一目标听起来就像空中楼阁。早在去年4月,美国和加拿大就制定了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汽车油耗新标准,但有公司在新标准发布的当天就表示:这种要求“颇具挑战”。

  这对美国夫妇也有自己的“无奈”:“现在的美国人大多数出生下来就生活在出门开私家车、用烘干机、洗碗机、家里用中央空调的家庭环境中,你要他们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来节省能源,听起来似乎不大可能。”他们认为自己平日的生活并非奢侈,并未浪费能源,相反,他们已经在尽力节约。但是很多现实已经决定他们无法很大程度上改变能耗。“家里的中央空调都是预先装好的,只能用这种方式取暖。”

  一个美国人用20个非洲人的水

  梅西太太的儿子詹姆士酷爱汽车,每次开远路回家或是赶上雨天雨点弄花了玻璃,他都要打开水管将爱车精心冲洗一番。

  他们家大房子的后面是一个十几平米的院子。要想让院子里的草坪一直绿油油、菜地里的西红柿能够生长、无花果树茁壮挺拔,这些都离不开水。梅西一家房子周围没有大江大河,只有家里的自来水白哗哗地往院子里淌。

  “许多澳大利亚人家里都有草坪,为了保持它生长要定期灌溉。我们有一个小型的灌溉系统,夏季炎热干燥,大概每隔两天就要浇一次水。”梅西太太如此告诉记者。

  澳大利亚水电天然气公司分季度将账单邮寄到各户家中,梅西一家每季度用水98吨,用电2103度,用天然气9170兆焦耳。

  美国的那对小两口,他们的用水量账单显示:今年1月份的用水量为2940加仑(约合11.1吨),水费为38.59美元(约合252元人民币)。这种价格在人均年收入4万美元左右的美国是比较低的,所以大多数美国人不会在经济问题上为过度用水而担心。

  美国人大都不晾晒衣服或者用手去洗碗,几乎每个美国家庭都配有烘干机和洗碗机,这对年轻夫妇的小一居里面也配备了洗碗机。他们表示自己家在生活中已经十分节约用水了,但大部分的美国家庭用水量都很高,特别是有草坪的独居式房屋,对水的消耗量更大。

  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受采访家庭所在地区的政府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一些家庭的用水,确实已让缺水地区瞠目结舌。

  2010年3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世界水日的致辞中表示,全球有近9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非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农村家庭日均用水量只有40升左右,只相当于美国家庭日均用水量的二十分之一。在南部非洲,缺水的情况更加严重,只有一半的人口能够使用到比较卫生的饮用水。

  隐性消耗

  和许多加拿大年轻人一样,居住在多伦多的尼尔也喜欢户外运动。

  夏天,尼尔在周末必定会去多伦多附近的山间湖边,或徒步旅行,或租上一条快艇开动马达在湖上飞驰。到了秋天,他会约上好友去北边打猎。由于纬度较高,加拿大冬季漫长,这也使尼尔爱上了滑雪。冬天,他经常要去距离多伦多一百多公里的一个滑雪场。那里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晚上11点,十几个滑道均有缆车运送游客,晚上偌大的滑雪场灯火通明,如果雪少,每条滑道两边的人工造雪装置便会嗡嗡作响,不断地喷撒雪花下来。外出游玩时,尼尔的座驾是一辆中型越野车,每月的耗油量在250升以上。

  居住在渥太华的弗兰克也是一位体育运动爱好者,他每周至少一次驾车到20公里之外的体育场打冰球,还要至少打两次高尔夫。所以,他每月的汽车耗油量也在200升以上。

  在加拿大,除了滑雪、滑冰,很多中产家庭每年至少还要出国旅游一次。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耗油量、耗电量等,其实还有很多隐性的消耗。比如出国旅游乘坐飞机,使用的各种体育用具在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日用品的淘汰更新等等。

  弗兰克每个月至少要更换一次高尔夫球杆,而生产一个高尔夫球杆所消耗的电量可能足够一个孟加拉国三口之家的白炽灯使用一年。而一次跨境旅游飞机所消耗的能源可能足够一辆中型公交车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种种“高碳休闲”,导致加拿大这样一个只有3000万人口的国家也成为一个能耗大国。在八个发达西方国家中,它的能源消耗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舒适背后的痛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低碳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心声,但欧美的高碳生活模式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再想改变已经困难重重。而且,家庭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量还有上升的趋势。

  根据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节约能源部的研究报告,气候变化问题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当今面临的最大挑战,政府和有关机构不断针对气候变化挑战制定各种应对策略。而澳全国温室气体排放中,有较大一部分来自居民的高碳生活,这一现象已成为研究人士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报告指出,澳大利亚能源消耗量(包括使用电、燃气、天然气和木材)从1990年到2020年将增长56%。

  这种“高碳”的生活模式显然是地球难以承受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显示,地球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人均化石动力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必须保持在2000瓦以内,平均每天48千瓦时。2000瓦不只是指我们在家里的能源消耗,它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修路、修下水道、市政建设等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能源消耗。

  理论上讲,这一标准并不算高,因为2000瓦正是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的平均水平。但各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差别巨大。一个普通孟加拉人的能源消耗只有300瓦,欧洲为5400瓦,而美国则达到惊人的11400瓦。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它们的能源消耗突飞猛进,很快,世界人均能源消耗将突破2000瓦。那时,人类将面临一场灾难。

  如今,面对高消耗支撑下的高碳生活,澳大利亚政府和研究机构也深刻感受到了挑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罗杰·哈斯曼说,一方面是高消耗带来的舒适生活,另一方面是人们逐渐意识到环保问题的紧迫。这对矛盾可能是发达国家舒适的高碳生活背后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痛,一旦遇到气候性的天灾,这种痛显然还会加剧……

不久前,陈芳去看望在美国定居的姐姐。一天早晨她在姐姐家的阳台晾衣服,没想到两个穿制服的物业人员敲门告诉她,她被邻居投诉了。

  听了小区物业人员的解释,陈芳才知道,原来美国一直都有“晾衣绳禁令”——在阳台晾衣服是违法行为。在美国,晾衣绳往往被一排排自动烘干机取而代之。

  自动烘干机、汽车以及中央空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美国式“文明”,但人们容易忽视的是,这些物质进步的背后,常常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中美家庭的碳排放究竟有多大差别?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以“碳足迹”的概念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账本上的十倍之差

  碳足迹来源于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它是人或团体的碳耗用量的一种标示方法。碳足迹越大,意味着在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耗用的碳越多。

  根据中美两国的人类学和消费数据,研究低碳经济的石敏俊教授建立了两国“平均家庭”的模型:

  露丝(美国)一家有三口人,居住在兰开斯特,一个离费城一百英里的小城。几年前,这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购买了当地的一栋2层独体别墅。露丝每天7点半准时起床,洗澡之后来到厨房,准备好全家人的早餐。所有的食品都是露丝开车到沃尔玛超市采购的。她的女儿搭乘校车上学,露丝和丈夫则每天各自开车去公司。全家人一年度假一次,去年他们开车去了加州。

  甄女士(中国)一家三口居住在北京知春路,2003年她和先生购买了一户两室两厅116平米的房子。甄女士所住的小区都是6层楼,没有安装电梯。甄女士每天6点起床,步行至小区门口买早餐。平时她先生开车到东四上班,甄女士和儿子的出行则基本是坐地铁。甄女士家里平时没有人的房间绝对不会开着灯,鱼缸换出来的水也都用来冲厕所和拖地板。

  根据模型,石敏俊分别为中美两个家庭算了一笔账(见表1)。在碳消耗上,露丝一家的碳足迹为57吨,人均约20吨;甄女士一家的碳足迹为6.1吨,人均约2吨。从帐本上看,不论是家庭总量还是人均,美国家庭的碳足迹都是中国家庭的近10倍。

  根据2007年英国研究并出版的《低碳生活指南》,通过铁路将1公斤大米运输600公里,要排放1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此算来,露丝家一年的碳消耗相当于这袋大米坐着火车绕地球赤道855圈。

  差异源自何处?

  根据账本,露丝一家用于居住和交通的碳足迹分别为16.5吨和16.2吨,两项一共占据了家庭碳消耗总量的60%;甄女士一家用于居住和饮食消费的碳足迹分别为1.5吨和1.2吨,两项一共占据了家庭碳消耗总量的45%。

  石敏俊指出,中美家庭在耗碳方面的结构差异十分明显。美国家庭的碳足迹中居住和交通出行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中国家庭的碳足迹则以居住和饮食消费为主。

  2010年美国能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在所有西方国家中排在首位,平均每人的家庭住宅生活空间约为71平方米。而中国截至2009年底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3.6平方米,不足美国人均居住面积的一半。

  由于居住环境不同,两国家庭在居住上的碳消耗相差迥异。专家指出,房屋面积越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电气能耗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像露丝这样的美国家庭,在碳消耗方面很有可能相当于一栋12户的中国居民楼的碳消耗量。

  而甄女士一家人在衣食住行所有方面的耗碳量加在一起还不如美国家庭在饮食方面的碳足迹高。根据中华商务网的统计数据,洗碗机在美国社会的拥有率早在1988年就已超5成,2003年则超过了70%;家庭烤箱的使用率更达到了90%以上。这两种电器的碳排放量都非常惊人。

  中美家庭碳足迹差距最大的一项是交通出行,差距高达17.2倍。 石敏俊认为,这是由美国社会的高汽车拥有率造成的。同样走一公里路,开汽车的碳消耗是骑自行车的40多倍。

  如果地球人都过美国式生活

  根据石敏俊提供的数据,2009年中国的人均碳足迹为3.96吨,碳足迹总量为52.82亿吨。据挪威学者的研究,2009年美国的人均碳足迹为28.55吨,碳足迹总量为87.22亿吨。如果中国人均碳足迹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那么中国的碳足迹总量将达381亿吨,要比2009年全球的碳排放总量还要多。

  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人均碳足迹现在为1.78吨,如果中、印的人均碳足迹都达到美国的水平,两国的碳足迹将是当前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3倍。

  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庄贵阳博士指出,高碳不仅在资源方面对地球产生压力,同时在环境方面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为了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革命前的2C水平以内,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水平不能超过105亿吨。按照庄贵阳的计算,如果全球人均碳排放都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全球每年的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944亿吨——相当于排放目标量的18倍多。

  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在2009年公布的报告预测,若全球气温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平均气温上升2C,将有多达30%的生物面临绝种危机。英国《卫报》的相关报道也预测:“气温升高3C将使数百万人遭受洪水危害;升高4C会严重影响世界粮食产量。气温升高还将导致海平面上升,2亿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

  来源:2011年3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北京的“低碳家庭”实验

  《环球》杂志记者/焦东雨 实习记者/李蕊

  这并不是一间豪宅。但是从低碳的角度看,这却是一栋地地道道的模范小屋——

  小屋墙体外立面由植物纤维和旧塑料压制而成,屋顶外部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

  西向的墙体全部为落地的四层真空玻璃(两层中空玻璃之间又抽成真空),增强了保温和隔音性能。玻璃墙外遮阳窗的玻璃上贴有太阳能光电膜,这是一种更轻更薄的太阳能电池,适用于玻璃和墙体,在发电的同时不影响采光;

  室内墙面采用农业剩余物麦秸制成的人造复合板材,比常用的木制刨花板硬度、稳定性和防水性能更好;

  天花板安装了若干零能耗的换气扇,通过内部调节风门角度控制进风量引入外界自然风,而通往二楼的楼梯起到烟囱效应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

  室内空调采用地板辐射和顶层毛细辐射技术,前者已开始在居民家庭推广,后者模拟叶脉和人体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天花板上,通过热水或者冷水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或者制冷;卫生间的照明采用光导管照明技术把外界的自然光导入室内,不耗费一度电……

  以上描述不是科幻小说对火星生活的畅想,也并非科学家对未来科技的展望。它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可又似乎很遥远,离普通家庭的生活远隔千里。这里是北京市东城区南馆低碳生活示范园,那栋房子叫“低碳小屋”。

  低碳样本

  低碳生活示范园其实并不神秘。天气晴好的周末,很多附近的居民会到园子里健身娱乐,有人跑步,有人扎堆下象棋。这里也是北京第一座利用“中水”造景的公园,附近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到这里经过处理成为公园内人造湖泊的水面。

  园内除了有低碳小屋,还有一间厨余小屋,里面安置了一台大约2米多长、1米多高的箱状机器,叫厨余处理机。据园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园内以及周边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投进机器,经过大约一周时间,就会生成黑色的颗粒状物。垃圾就变成了肥料,可做家用花肥,也可用于公园植被施肥。

  园内的小径旁边还安置有休闲长椅,地面的说明显示椅子制作原料来自856个容量250毫升的牛奶利乐包装。

  园内的一个小广场由透水砖铺就,这样雨水会不受阻隔的渗透到地下得以再次循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二期工程计划所有的硬化路面都会采用透水砖,并会以“地书”形式向游人介绍低碳、生态知识。

  一起接受工作人员导览的还有一位叫王信璇的女士,她是北纬路中学的地理教师。“我们家的房子冬天就特别冷,尽管开着暖气,但还是需要开空调。很多家庭还有电暖气”。根据王老师的经验,房子保温效果不好,是导致电能消耗过高的重要原因。

  现在,王老师正在积极参加“自然之友”的“低碳家庭改造”活动,入选的家庭将有专家顾问团实地勘查并做出改善规划建议,而且每户家庭还将会获得最高不超过一万元的改造资金支持。

  2011年2月20日,自然之友在北京正式启动“宜居要好房,好房要节能”活动。根据活动计划,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将对北京25户家庭进行低碳节能改造,“打造出一批样板家庭,让大家真正看到低碳的效果。”

  “作为本土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希望通过推动社会和家庭层面的行为改善,来回应关于气候和低碳的讨论。”该组织的副总干事张赫赫对《环球》杂志说。

  梦想与尴尬

  有一段时间,身边的朋友都调侃邱继哲的工作是“如何让动物住得比人还舒服”。那段时间他做生物环境系统研究,比如如何让猪舍室温维持在16-20摄氏度之间,如何控制室内风速不要超过0.18公尺/秒。研究范围包括猪舍的空气温度、湿度、粉尘量、换气率、日照量等等。因为只有在最舒适的环境下,猪才能最健康地成长并回报人类最高的产肉量。

  邱继哲来自台湾,受自然之友邀请来做这次低碳家庭改造说明会的讲师。

  邱继哲的经验来自几年前对自己在台中的小家的改造。那套房子处于顶楼,视野开阔,然而西晒强烈。夏天室外32摄氏度,室内却高达38度。先前的房主就是受不了高额的空调电费而低价出手的。不仅如此,那套房子还蚊子成灾,因为楼房的下水管道积水繁殖了大量蚊子,它们通过厕所的抽风扇飞进了家里。

  邱继哲开始发挥自身所学,自己动手,给屋顶做了隔热层,改原来的窗子为双层窗,给室内墙体加装了隔热层,在排气扇抽水马桶上装了逆止阀门,把所有的灯泡都换成了节能的LED灯……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之后,邱继哲俨然已成为一个节能改造专家。

  “北京的家居建筑与台湾非常类似,开发商提供的设备和房屋设计都非常耗能,因为毕竟掏腰包付水电费燃气费的不是开发商。所以这些房子“低碳、节能”的潜力也非常高。”邱继哲告诉《环球》杂志记者。

  张清文是北京轻舟装饰的工作人员,也是自然之友低碳家庭说明会的讲师。他对自然之友此次活动能否成功选出25户合适的家庭参与改造表示担忧。根据《环球》杂志记者亲身参加的两场说明会的观察,每场活动到场的人数不过10人左右。在自然之友整个2010年的社区宣传活动中,工作人员也发现参与的人群以“银发族”为主。排除老社区以老年居民为主的因素,年轻人工作繁忙事务繁杂、不在意节电节水这些小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毕竟低碳环保类的产品还未普及,不能批量生产而造价较高,再加上美观方面的考虑,消费者往往还比较犹豫。目前提低碳和环保还是一件叫好未必叫座的事情。”张清文说。

  北京节能环保超市的经理陈恒武也是自然之友低碳家庭系列说明会的讲师之一,不过,他的环保超市目前经营困难,客流不足。在他看来,消费者接受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造的新型节能产品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节能产品价格较高、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会或多或少与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有一些冲突,所以只能慢慢地让人们转变观念,而不能像“拉闸限电”那样让人强制改变生活习惯。

  另类探索

  牛健是自然之友在活动中发现的本土“低碳达人”之一。他非常健谈,但他更为擅长的是搞阳台绿化和屋顶种植。他的家也在顶楼,通过室内的小楼梯还可以通到楼顶的阁楼和露台。

  他家的客厅有一堵绿植墙,一层一层的绿色植物,在LED灯的微光照射下,发出绿色的荧光。像这样的绿植墙,在他家的阁楼上还有两堵。而最让《环球》杂志记者倍感神奇的是,他变魔法似地打开一个书柜样子的柜子,里面居然也是满满两堵绿植墙,中间放了一把沙发椅。牛健说这是为了“把森林引进城市,引入家庭”而创造的“森林浴舱”。

  记者坐了进去,关上两扇门,里面的温度和湿度明显与室内不同,并且还有潮湿的泥土的芳香和植物发散出的特有味道。

  在他家的露台上,记者看到了在两米高的架子上栽种的小西红柿。他甚至还在长花槽里种了水稻。面对记者惊叹的眼神,牛健指着隔壁露台上搭的遮阳棚笑着说:“本来好好的空间,可以利用太阳的能量恢复些绿色,改善周围小气候和生活环境,但现在很多人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只好将天赐的阳光和太阳能拒之门外”。

  他说,很多人有做屋顶和阳台种植的意愿,但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就是要给居民提供一些帮助和引导”。

  在牛健看来,屋顶种植和阳台绿化,不是简单的绿化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城市人的精神需求问题, “中国的国情不能与欧美比,人多不说,适合生存的土地也不过是国土面积的1/3。所以,现在提倡低碳,最根本是要让城市恢复生态循环,让城市在满足居住功能之外,至少还得恢复部分生态功能和食物供给功能。现在每用一块土地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原来盖的房子也要不同程度的逐步恢复这些功能。”

  “楼顶或阳台的一块菜地不仅能产出新鲜时令蔬菜,作为一块绿色,还恢复了生态。它可以提高室内氧气含量,降低室内温度,调节空气湿度,也自然减少了电器的使用。所以教市民在屋顶和阳台种植蔬菜,其根本是要引导整个社会认识到逐渐恢复城市里土地的循环再生能力才是解决现在环境气候问题的根本——每天看电表太痛苦,种种菜挺开心的,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牛健说。
?????? 从伦敦市中心繁忙的维多利亚车站出发,往南乘坐约半小时的火车,可以抵达一个名叫贝丁顿的小镇。

  这里不像伦敦市区那样繁华,但也吸引了大量目光,因为这里建成了一个在全球低碳建筑领域具有标杆式地位的“零碳社区”。

  这个社区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设计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完工并吸引了约百户居民入住。它常被称作“零碳社区”,但在社区入口处的一块标牌上可以看到,实际上其全称为“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生态社区”。这个社区并不是完全没有碳排放,这毕竟不太现实,它是通过利用太阳能、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等手段来实现不使用煤和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

  走进社区,迎面可见5栋约40米高的棕褐色板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楼顶那几排五颜六色烟囱状的装置,邓斯特介绍说,这种装置叫做“风帽”。它是一种自然通风装置,具有特殊的开口设计,能随风向而旋转,它可以将室外的自然风通过管道引入室内,送来新鲜空气。通常室内气温较高,为了减少换气过程中的热量流失,设计者们对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室外冷空气进入和室内热空气排出时在管道中发生热交换,这样可以节约保暖所需的能源。

  其实,现在许多社区的能源都消耗到了供暖上,但贝丁顿社区基本实现了“零供暖”。

  社区所有住宅都朝南,并且在南面都采用了落地式的巨大玻璃墙,在材料的选择上还使用了特殊的双层玻璃,可以像温室一样把阳光热量留在屋内。而夏天则可以用窗帘遮挡阳光,也可以将玻璃打开成为敞开式阳台。

  “零碳社区”住宅的墙壁也使用了特殊的隔热保温材料。在邓斯特位于社区里的办公室,《环球》杂志记者看到了墙体横断面的实物材料。整个墙壁共分三层,外面的两层分别是混凝土空心砖和石砖,中间夹着一块岩棉。这种结构除了能防止室内外温差造成的热量流失外,还具有一定的蓄热性能,把室内热量储存起来,保证室内温度不会有太大波动。

  在采用这些措施后,只要没有特殊需求,社区居民家中不必再安装暖气,整个生态村也没有安装中央供暖系统,这就减少了一大块能源消耗。

  社区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建筑的楼顶和南面大面积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二是社区里建有一个利用废木头等物质发电并提供热水的小型热电联产厂。

  太阳能电池板不必多说,热电联产厂却值得研究,因为与传统发电厂相比它无疑更加“绿色”。首先,它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废旧木头等物质,属于变废为宝,不会造成额外的环境负担。其次,它在发电过程中所散发出的热量也被精心利用来制造热水,热水通过管道送入每家每户。每户人家在门厅过道位置都安装有一个1米多高的热水筒,除了因生活需要而取用热水外,热水筒还可以在室温较低时自动释放热量,帮助保暖。

  这个小区的热电联产厂、太阳能电池系统还与国家电网相连,在生态村用电量较低时,产生的多余电能可以输送进国家电网。现在英国为了鼓励居民在自己家中安装太阳能等绿色发电设施,推出了将多余电能入网可以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政策,这可以帮助社区居民减少交纳的相关费用。

  这些电能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用来给电动车充电。社区里有多个电动车充电点,许多居民也购买了绿色环保的电动车辆。除了节能,电动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噪音小,虽然停车场就在住宅后面,却相当安静。

  贝丁顿社区在绿色交通方面另一大优势是公共交通便捷。从社区步行至最近的火车站只需十分钟左右,而从这里到伦敦市中心也只需半小时,火车在这里的作用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轻轨。社区居民完全可以在这里居住而在伦敦上班,根本不用自己开车消耗能源并造成污染。

  贝丁顿社区在外观上也实现了真正的“绿色”。在建筑楼顶的北面和其他一些可利用的空间,种有耐阴耐旱、根系较浅的景天属植物,将整个小区装点得绿意盎然。此外,由于住宅楼采用梯形设计,楼上的住户也可以拥有“梯田”一样的自家花园,这也成了“零碳社区”吸引人们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