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阜阳市颍州西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西畔,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别墅展示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景。这里是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西湖镇白行村,一期工程迁入居民177户。
“彩电、冰箱、洗衣机”三大件家家都有,就连空调、电磁灶等现代生活设施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为了让新农村里的新农民过上新生活,阜阳电力部门投资近30万元,对小区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电力设施建设,进行了配电台区绝缘化和低压电网改造,在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同时,也美化了新农村建设。
阜阳市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16%以上,一部分人由于残疾、疾病、智障等多种原因没能脱贫。他们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国家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后,电力给予的文明他们无法享受。2006年,阜阳供电公司经过全面排查,确定我市的507户无电户,分布在颍上、太和、阜南、市郊所四个供电辖区内的2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当年5月份开始施工,组织了强有力的施工队,克服无电户居住偏僻分散、地质状况恶劣及远离电源点等困难,加班加点,采用倒排进度等超常规运作方式,加快工程进度,到6月底全部实现“户户通电”。阜阳从此消灭无电户。
随着我市农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农村电网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阜阳供电公司在政府和上级单位的支持下,以建设“电气化县、镇、村”为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农网完善工程。2009年投资18519万元,新建、改造一批变电站和供电线路,对6.3万户居民实施了户表改造。改造后的电网安全性得到了加强,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得到明显提高。2009年12月底,我市完成了17个电气化镇、115个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至此,“十一五”期间,已经建成23个电气化镇,232个电气化村,距“十一五”末完成23个电气化镇、314个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近在咫尺。
2010年一季度,我市农网完善工程已完成投资3793万元,目前还有1.5亿多元的投资计划正在下达。
在加强农村电网建设的同时,阜阳供电公司从2008年开始在全市开展“送光明、送安全、送发展”活动。“三送”活动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及其家庭为主要关注对象。其中,“送光明”针对需要恢复供电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他们开通“快速用电绿色通道”,阜阳供电公司员工在9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复电工作。“送发展”主要针对外出务工返乡发展的个人或团体,开通“阳光快车”,尽快办理用电业务,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供电服务。
在我省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后,阜阳供电公司立即部署供电跟进工作。结合农网完善和电气化乡镇建设,改善电网结构和电源点布局,确保农民在买到家电后可以用到优质、稳定的电能,从而深化农村电力市场。从2008年10月份以来,阜阳农村用电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
在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部署和安徽省智能电网规划总体要求下,根据阜阳地区农网发展需求和实际,“十二五”期间阜阳地区侧重农电网架建设,坚强网架,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在关键环节开展智能化试点建设。阜阳农电网络将通过分批开展农网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农网“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的一体化融合,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优质服务能力,带动农网技术升级,建成以坚强为基础、智能为特征的新型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