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日本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化路线图的启示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21  来源:英大网  浏览次数:333
?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6日报道,日美两国政府计划在亚太地区推动智能电网研究,在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在夏威夷采用智能电网。??
  2009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省下设了“新能源国际标准化研究会”,该研究会对日本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010年1月28日,对外发表了“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化路线图”。
  日本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可以引领智能电网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可以为本国企业进军国际技术市场扫清障碍。因为目前国际上对智能电网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在制定国际标准路线图前,日本首先绘制了本国智能电网概念图,为细化智能电网国际标准路线图奠定了基础。
  同时,日本圈定七大重点技术领域,圈定了输电系统广域监视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用蓄电池、配电网管理、需求侧响应、需求侧用蓄电池、电动汽车、先进测量装置等七大技术领域。在上述七大技术领域中,根据日本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分析结果、市场前景分析结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可能性分析结果,抽出26个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而对上述26个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又按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仅仅关注国际标准制定动向、不需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三大基准分类,针对前两类,明确了标准化课题名称,根据国际标准组织的要求确立了相应的规格与标准,绘制了战略实施的路线图。日本确定用3年的时间,集中争取上述重点项目的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的制定处于起始阶段,对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欧美、日本等国家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的强烈进攻态势,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中,准确把握标准制定原则、灵活运用国际标准策略,绘制国际标准路线图,构建路线图实施体制。
  将国际标准化上升到战略高度。我国需要成立专门的“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结合我国实际选定重大科技攻关领域,制定我国的智能电网国际标准战略,绘制中国版智能电网国际标准路线图,积极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
  准确把握国际标准制定原则。标准化并不是简单的规则制定,需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准确把握智能电网国际市场动向,剖析市场竞争现状,充分分析自身的强势与弱势情况,全面考虑国际标准化优缺点的基础上,圈定重大技术领域,锁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根据国际标准组织的相关要求,绘制中国版智能电网国际标准路线图。
  灵活运用国际标准策略。一是积极标准化策略,对我国的优势领域,为了发挥自身优势,可以走在别国前面积极进行国际标准化提案,创造和扩大市场;二是非标准化策略,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争先取得国际标准,如果某技术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可以不主张国际标准,因为标准成立后,在国际领域的普适性较差;三是消极标准化策略,如果其他国家已经在相关领域出现标准化动向,需要掌握我国弱点的前提下,从防止我国陷入不利的角度出发,事先提出标准化提案。
  构建国际标准路线图实施体制。该实施体制由四大主体构成,一是发改委或能源局,作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主体;二是成立官民一体的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研究会,着力开展国际动向调查、技术研发、实证试验等工作;三是密切联合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形成国际标准战略联盟;四是充分发挥我国标准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国标委积极争取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的提案权,并进行全程跟踪,适时调整应对举措。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