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的短短数月之间,华电、华能等五大电力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可谓遍地开花、形式多样。以风电为例,正是在电力巨头新能源战略的带动下,2009上半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450万千瓦,目前有1230万千瓦风电项目批复在建。此外,上半年我国风电设备产量达427万千瓦,同比增长135.7%。
然而,电力巨头在新能源领域疾进的同时,这个新兴产业正遭遇种种困境。同样是以风电为例,国家电监会近日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亏损,还有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全国六成以上的风电场是由五大电力集团来经营的。这对于电力巨头的新能源战略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尴尬。然而更尴尬的是,媒体给它们的新能源战略扣上了“赔钱赚吆喝”、“跑马圈风”等“帽子”。
电力巨头们的新能源战略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况且还有2020年新能源发电配额要达到8%这一硬性指标的巨大压力。那么,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在哪里呢?新能源产业的成本高企是客观存在的,电力巨头提前抢占资源的心态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个项目能否上马,不是电力巨头自己可以决定的,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政策的推波助澜,再加上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成就了新能源发展速度的日新月异。
新能源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相信电力巨头们的新能源战略还将继续疾进。但要使类似风电的尴尬不再,除了新能源产业本身的技术瓶颈亟待突破之外,电力巨头们还需要在战略的实施细节上多下功夫。在8月9日于广州举行的亚洲能源论坛上,中国电力集团董事长李小琳表示,集团未来有100万千瓦新能源机组投入生产,在新能源发展顺序上,她认为公司未来将会着重发展风电,水力发电和垃圾发电,同时适度发展生物能源。
经过了初期的懵懂之后,结合自身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已经显示了电力巨头们的某种改变。而在技术瓶颈更为突出的太阳能光伏领域,也许是吸取了风电的教训,电力巨头们变得更为谨慎。虽然动作不断,但截止到2008年底,仅有大唐一家投产武威太阳能电站,装机规模也只有0.1万千瓦。此次国电与阿特斯的联手以及此前华电与无锡尚德的联手,都只处于初期的布局阶段。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虽然电力巨头们已经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但这种积极性并非因为新能源产业本身的巨大吸引力,不能不说是新能源产业的一大遗憾。自愿投入其中,是电力巨头们新能源战略的终极目标,新能源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