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破解发电企业亏损困局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31  来源:中国企业报  浏览次数:230
煤电之争再次引爆,导火索是发电企业三年来最严重的亏损。 这照例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口水仗:发电企业的矛头照例直指高煤价,煤炭企业也照例拉开架势,言辞激烈地抨击发电企业低效率、改革滞后。 利益的天平照例倾向发电企业的那一边。国家发改委双管齐下,一手提升电价,一手限制煤价。但发电企业的亏损并未因此停止,由来已久的煤电之争也未就此平息。 发电企业亏在哪儿? 使尽浑身解数还是无力回天,山东某电厂有关负责人一接电话就对记者大倒苦水:“照这样亏损下去,我们到年底就没有钱买煤了。” 这是一家原有装机容量130万千瓦的发电厂。近两年,他们关停了4台14万千瓦的小机组,保留了一台14万千瓦的秸秆发电机组,6月27日又完成了两台30万千瓦机组的技术改造,发电煤耗由352克标煤降到了337克标煤。 “这是比较先进的技术,每发一度电,现在可以少花1.26分钱。”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说。按上半年发电25.47亿千瓦时计算,这家电厂半年至少可以因此节约3000多万元。 由于职工的奖金和福利与电厂的利润挂钩,这家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已经大幅削减职工待遇,“全厂一个月要削减100多万元,职工收入降幅近40%,中层干部收入不到2000元”。 这100多万元只能买1000多吨煤,因为电厂进煤价格已由上半年的74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818元。“我们每天烧7000多吨煤。”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为了买煤,这家电厂还向山西、陕西、河南等地派出十余名驻矿员,“千方百计搞煤,提高库存”。在往年,他们派出的驻矿员“一般只有一两个”。 买煤是为了保障发电,而不是保障利润。与年初的目标相比,这家电厂买煤成本上涨了170多元,电价上调可以化解不到40元,每烧一吨煤就要赔进去140多元。照这样计算,这家电厂每天亏损就有100万元以上,与每月削减的职工待遇总额相当。 “我们买煤的成本要占75%,人工成本只有10%,其余的如排污费等成本占百分之十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们亏在买煤上。”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伴随着煤炭供应紧张,煤炭质量也大幅下降。1月至5月,国电集团入厂煤热值比同期降低0.82兆焦/千克。“这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变相提高,更不要说煤质下降带来的生产设备因故停机等运营维修成本了。”国电集团一位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对记者说。 困扰发电企业的还有重点电煤合同兑现率低的问题。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今年重点电煤合同兑现率仅为76%,个别电厂的合同兑现率只有9%。“煤炭企业采用不供货的杀手锏,胁迫发电企业一个月签一次合同,逐月抬高煤价。”上述副厂长说。 另外,面对计划内来煤减少,发电企业不得不采购市场高价煤。“我们装机容量450万千瓦,技术水平比较高,一季度没亏,二季度挺不住,亏了3000多万元。”这位副厂长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一位观察家告诉记者,新投资兴建的6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由于采用新技术,建设成本高,贷款多,还贷压力大,因而亏损更严重,“煤炭企业对他们不放心,卖煤给他们经常要求预付80%的款项,其中有的厂已经限量发电、甚至停止发电了。” 谁在推高电煤价格? 电厂呼缺煤,煤矿在喊冤。 几乎每家煤矿都说自己今年的坑口价没怎么涨(参见本报7月7日头版报道《电煤价格继续飞涨》)。 “目前在河北南部市场,合同价还是执行的年初在‘煤炭合同数据汇总会’上的价格,今年没有分文上涨,与市场价仍然差距在230元/吨以上。”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煤炭运销分公司经理王务平抱怨说,“而且,电煤价格上涨只是市场交易价的上涨,并非全面上涨。” 那么,到底是谁在推高电煤价格呢? 王务平把矛头指向中间商:“此次电煤限价的对象为出矿价格,并没有对运销等中间流通环节费用进行严格规定,在一些偏远地区、特别是运输网络欠发达、物流条件差的产煤区,煤炭出厂价并不高,而通过中间商运作后,价格大幅上升。” 在煤炭中间商眼中,近期市场可谓火爆。 “5500大卡的500元一吨,全票,要国家电厂、手续齐全的,货到付款的免谈!”7月14日,记者向一位煤炭经销商咨询报价时,他显得底气十足,“我这儿是某某集团的合同,催款单下来即付款!” 同时,记者被要求在签订合同时首付“好处费”300万元。他强调说:“现在300万打理费用太小儿科了,那只是给批单的人的钱,而且只是预付第一批的。” 他告诉记者:“某某集团有自己的黑名单,如果电厂被列黑,现在想要煤门儿都没有!有些电厂别以为自己采购就牛哄哄的,你想买人家还不卖呢。现在电煤是卖方市场!” 记者联系到的另外两家贸易商,也是开口就要每吨55元的“好处费”。 看来,没有履约的计划煤,正通过各种渠道大肆流入市场。在这种市场乱象背后,是电煤价格“双轨制”带来的巨大寻租空间。部分煤炭企业一面叫着没有电煤可供、无法履约,一面把电煤拿到市场上,按照市场价销售。 2008年电煤重点合同总量为6.98亿吨。这意味着,已有数千万吨的重点合同煤流入市场。按照现行“好处费”标准计算,至少有10亿元落入权力部门和贸易商的口袋。 在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王战军看来,国内煤炭价格暴涨的原因在于需求动力强健、资源供应量减少、国际煤炭价格大幅攀升和煤炭成本大幅增长。 统计显示,从2003年以来,全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2.5亿吨,其中电力行业耗煤年均增加1.63亿吨,电力行业耗煤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比重已由2003年的53.9%上升到57.3%。 王战军认为,自然灾害、煤矿关闭整顿、煤炭净进口量下降、铁路运输结构性矛盾、原材料涨价、国家调高贷款利率、工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对国内煤炭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煤电困局如何破解? 关于煤电困局,业内人士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改革电力体制,加速市场化进程;二是规范煤炭市场,实行有限管制。 王务平是第一种思路的支持者。他认为,电厂亏损与我国电力体制弊端不无关系,因为“供电企业很少受到煤炭价格的影响,而且电网企业一直分享着投资回报的高利润”。 “要尽快对电价体系进行改革,至少应该调整电厂、电网之间的利益,把电网的利润适当向电厂转移,减少电厂的亏损,或对电厂直接补贴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王务平说,“电煤价格的市场化不能因干预政策而停顿,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产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钱平凡从市场功能的角度呼应了王务平的观点。他说,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发现并确定价格,如果价格受管制,市场的功能就大为降低,而市场存在的意义也大打折扣。 “电煤总量占我国煤炭产销量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到60%左右,而重点电煤又占电煤总量的70%,如果重点电煤价格不能市场化,重构煤炭市场体系也就成为空谈,至少没有必要。”钱平凡说。 他提出,要实现电煤价格的并轨,并对铁路运力实施市场化管理,从而实现我国煤炭市场体系的重构,“近期主要组织定期的煤炭交易会与开展煤炭现货交易业务,在时机成熟时推出煤炭柜台交易与期货交易业务”。 对发电企业而言,钱平凡的对策“近期是煤电价格联动,长期是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体系”。 长期关注煤电矛盾的中国华电集团政工部企业文化处处长徐耀强对上述对策并不认同,因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生产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而电煤供小于求的局面也会长期存在”。 “发电企业需要煤就像人们要吃盐:盐价再怎么涨,你也不能不吃;盐价再怎么跌,你也不会多吃。在这个不完全市场上,价格机制是失灵的,不能盲目市场化。”徐耀强说。 徐耀强还认为,煤电联动是“饮鸩止渴”,因为煤电联动中上涨的电价最终会落入煤炭企业的腰包,这会刺激煤炭企业进一步提高煤价,煤电关系会因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 “煤电联营正在尝试,但无论是让电力企业挖煤,还是让煤炭企业发电,他们都是做主业之外的业务,都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短期内不可能形成大气候。而我们的问题迫在眉睫,不尽快解决可能危及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徐耀强说。 徐耀强建议国家借鉴食盐和烟草专卖的做法,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合理控制煤炭行业利润,抑制破坏性开发的冲动,从而起到既保护煤炭资源、又稳定电煤价格的目的.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