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地震中 电院学子的坚强让我们感动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3  来源:四川省电力公司  浏览次数:106
 在收看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时,我被一位在现场抢救伤员的护士长所感动:自己的孩子尽管被埋在倒塌的校舍内音信全无,而她还是依然忙碌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正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普所说: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平静的校园,打乱了学生的生活节奏,同时也让我们真实感受到 “85后”、“90后”学生的炽烈感情背后的爱心和理性…   地震发生时,我们有序疏散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成都地区也受到了影响。由于周一下午时间为课余文化活动时间,学院领导在成都校区开会,部份系部教师、辅导员在成都校区过组织生活,地震的发生,让师生毫无防备,这给学生整个疏散、安抚工作增加了难度。   “灾情发生时,很多同学在宿舍,我们开始很慌恐,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求生的欲望让我们迅速冲下楼来,此时辅导员、保卫处等的老师们也在组织学生及时撤离宿舍区、教学楼…”输电052班高飞说。   “灾情发生后,通讯中断,我们很着急,没过多久,我们知道是地震,平静下来,我觉得还是应当坚强面对,于是我们把班里的同学都集中起来,转移到了篮球场的一块空地上,…”继保061班颜强说。   而就在灾情发生的那一刻,学院领导立即召集相关部门驱车前往温江校区,但是通讯中断,一路堵车,当到达温江校区时,得知同学们已被疏散到安全地带,在撤离过程中无一例因拥挤而造成的安全事件时,学院领导为同学们在此次突然的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镇静、勇敢和担当表示赞赏,也为同学们对学院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理解所感动…   我来自震中,但我选择坚强   5月12日至今,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让人难熬的。   “从发生地震的那一刻,我就开始拔家里的电话,但座机、手机,全打遍了都不通,没有任何人回应我,我家在汶川,难以想象的结果让我只有用哭来表示,我祈祷着家里人能平安”。像袁红梅这样来自重灾区的有25名,在地震发生以来,他们都是这样撕心的焦急地等待着家乡的消息。   灾情发生后,各系部迅速对来自震区的学生进行排查,安排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对来自灾区的学生进行疏导、交流,告诉同学们一定要冷静、理智,稳定了他们的情绪,打消了他们想回家的念头。   5月16日,学院院长王旭、党委书记王永兴等领导看望慰问了25名家在北川、都江堰、清川、德阳等重灾区的学生。亲切的问候,充满希冀的叮嘱,给重灾区学生带去了温暖。   家在重灾地区的学生对学院领导、老师的关怀和牵挂表示感谢,并表示会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报答母校,报效社会。   余震中 我们选择坚强   在此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一直活跃着一支年轻、有活力,敢于担当的队伍――学生干部、学生共产党员等自发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用行动展示了电院学子的担当和勇气,用行动为这场残酷的灾害送来了温暖。   同学们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在积极开展抗震自救工作的同时,还不忘关心老师、同学,以实际行动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在余震的威胁中到直播间播报信息;   轮流清扫帐篷外的积水,只为辅导员能美美睡上一觉;   带领同学们积极自救,在足场上搭建起了临时的帐蓬;   得知教师一、四公寓是危房后,自发为老师们搬运生活用具,并整齐地摆放在临时生活区内;   在余震来临时,总是第一时间守护有孕在身却坚守岗位的辅导员,为他们搭建账篷;   主动请缨,协助辅导员在公寓执勤;   看着疲惫的辅导员入眠后,挥动着手中的工具,为他们驱走蚊虫;   协助辅导员、公寓管理员清点学生人数,24小时轮流执勤;   了解并及时向辅导员反映学生思想动态,关心来自灾区的学生,协助辅导员做好灾区学生的安抚工作;   还有毕业班的已办理离校手续的同学,放弃了在家里避险的舒适,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回到母校参加抗震的同时,还报名到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成都市急救医疗中心参加志愿者活动;   还有将红旗团支部和优秀班集体的全额奖金捐赠给灾区;   还有当我将废弃的宣传展板给学生作为临时“床垫”时,他们真诚的“谢谢老师,你真好”竟差点让我泪流满面;   …   大灾有大爱。这在平时,或许根本不算什么,可在这特殊时刻,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生给予老师的无尽关爱和信任,你给予他的或者只是一滴水,但他回报你的却是整片海洋。   捐款 捐物 献血 是我们表达坚强的另一种方式   5月15日,学院党委向教职工发出倡议,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党委王永兴书记多次强调,不在学生中开展募捐活动!然而就在当日下午,在校园内,我们却让看到让人感动的一幕: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在学生公寓门口设立了救灾物资的临时捐赠点,捐款的学生排着队,青年志愿都服务队的同学忙碌着,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情。   5月19日,当悼念地震遇难者默哀活动结束后,我们再次看到了那群志愿者,相同的捐款箱、相同的桌子,在桌子前面,排了长长的捐款队伍…   “是什么让你们再次自愿组织开展募集活动”,我们带着好奇心走上前去。   “是责任吧。我们无法亲临一线参与志愿者活动,无法亲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民,我们只能通过献血,捐出微不足道的钱、物等来表达我们的炽热的情感…”此次学生系统募集活动的发起者陈林讲到。   在捐赠现场我们看到,此时的同学们略显疲惫,甚至可能若有余震还会惊慌失措,但就在这一刻,当他们提着棉被、衣物、食品、饮用水,拿着省吃俭用的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向捐款箱走来时,将学院“红旗团支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奖金全额捐献灾区时……我们分明看到了他们的爱心和坚强,那一件件衣物,一张张人民币都寄托着电院学子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祝福。   就是这群电院学子,在此次捐款中金额达27000余元,参加此次衣物募捐、帮助运送衣物到指定地点的学生志愿者说:这样的募捐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学院和师生的爱心和温情,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切实行动为灾区人民送上一份温暖。   灾难只会让生命更坚强   经济管理系郑世平、田维军同学,灾情发生时,正在位于汶川县水磨镇的鑫通公司的车间上班,他们亲身经历并且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灾难。   “我们砸坏玻璃,跳出了车间,冲向了开阔地,当我们跑到厂门口的草地时,厂边的围墙全部倒塌了,河对岸水磨镇老街的房子几乎全塌了,车间背后的山上开始山体塌方,不断有巨石落下…我们听到有人开始哭泣,庆幸的是全公司无一人死亡。”郑世平激动地说。   “当天晚上,我们跟随领导到了半山腰的一个坪坝,村民看见我们衣着单薄,就从废墟中刨了几件衣服让我们穿上,同时村民自觉地将伤员和妇孺安置在离火源较近处,我们被这些纯朴的感情所感动,因此,在有伤员被抬上山来时,我们不由自主的参与到了救援活动中。” 讲到这些事情,田维军心存感激。   由于郑世平家在绵竹,家中的父母等亲人均无法联系上,“在经过一晚上的心理斗争后,我们于5月14日早上6点冒着山体滑坡、道路泥泞不堪、余震随时到来等危险踏上了赶往都江堰的道路。经过将近9个小时的跋涉,我们走到了紫环埔大坝。这一路前行,无数的画面让我们感动:   几千人站在悬崖边上主动为解放军开路,争取每分每秒救人;   更有勇敢的人主动请缨为解放军带路;   一瓶豆奶,十三个人喝;   一盒方便面几个人吃就用那么一点点水;   素昧平生的人们不由自主加入抬伤员等志愿活动中;   还有在途中老乡们的一瓶水、一碗稀饭…都成为我们在此次灾难中收获的感动…   在回到学院的那一刻,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经济管理系领导和辅导员关切地询问了我们的情况,学院院长王旭、党委书记王永兴还于5月16日慰问了来自重灾区的25名同学,并送上了慰问金。”两位同学激动而感恩地向我诉说着亲身经历的这场地震灾难。   一个人就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地震来时,我们风雨同舟,共同进退。他们承诺,有生之年或者是不久的将来,一定要去报恩,去看看那曾经在饥饿交迫、口干舌燥时给过他们一碗稀饭和一碗水的老乡;一定要好好的生活,感恩地生活,坚强地生活…   我们用坚强寄托哀思   5月19日14时28分,全院分别在温江校区、罗家碾校区、青峰岭校区、草堂校区分别开展了庄严肃穆的吊唁仪式,悼念在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当警笛声响起,平日喧闹的操场陷入沉寂,教职工和学生闭目肃立,寄托冥思,为不幸遇难的同胞兄弟姐妹默哀致意,为仍掩埋在废墟中的生命祈福,为重灾区的所有人祝福平安。   在人群中,我们看到了身着黑衣,胸戴白花的学生。他们神情凝重,眼圈红红,一位女学生告诉我,她们是电气工程二系用电072班的学生,全班自发统一如此着装。因为她们的同学袁雪梅的父亲袁林斌是重灾区北川县夏禹电力公司擂鼓供电所员工,至今仍没有消息…他们全班虔诚地为她祈福,希望她的父亲能平平安安…   动力工程系水动072班余欢欢的家也在重灾区——绵阳平武县南霸镇。虽然父母已确认平安,但失去了疼爱的小表弟。她哭着握住了记者的手,“我已经很幸运了,比起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在今天这样的时刻,为我的乡亲们志哀祈福。”   复课第一天 我们用行动展示坚强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学院从13日-18日进行停课,此间,学院组织专家对全院建筑物进行危房排查,在科学判断震情、摸清危房状况、能够确保师生安全的基础上,于5月18日晚恢复晚自习,19日正式行课。   18日晚自习期间,学院院长王旭、党委书记王永兴等领导分别深入教室、寝室看望学生,尽管没有每个班级、每个寝室一一慰问,但是我们仍然看到了同学们对待此次自然灾害的乐观、积极和镇静。在和同学们交流时,我们切实体会到同学们不仅人回到了教室,而且整个心思也回到了教室,还有就是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关情之情也溢于言表…   19日复课后,学院抽调行政人员参与教学跟班听课,必要时与上课教师一起共同疏散学生。在此期间,也让我们感触良多:同学们的出勤率高;课堂中聚精会神,和任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沟通和交流;积极举手发言,回答任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这种追求真理、勤学善思、崇尚科学的良好校风、学风让我们欣慰。   重建家园 我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电院学子坚强面对灾情的响亮口号,也让我们看到了电院学子在大灾大难面前的镇静、从容、宽容和大爱…   当江苏省电力公司救灾物资的车队抵达四川电力学院温江校区时,已是凌晨4点,早上9点学院200多名志愿者连夜把救灾物资搬运到指定地点并进行了清点,没有任何怨言;   当学院要求学生复课时,同学们欣然接受;   当突然下雨或遭遇地震威胁时,同学们团结一致地转移临时生活区…   我们能想像同学们请求团委老师提供捐款平台时的倔强和仁慈;能体会为了不让积水渗入临时帐篷内,让辅导员能美美睡上一觉,轮流清扫地上积水的执着和温暖;更能体会同学们担心老师的安危,让年迈的辅导员刘公胜老师搬出自家时的坚决和霸道…   此刻,仿佛同学们不再是不醒世事的学生,多了关爱和柔情,少了尖锐和锋利;多了感恩和坚强,少了抱怨和软弱;我们在想,是什么让这群85后、90后的青年学子具有如此担当的勇气,抛开了冷漠,忘记了恐惧,展示出了真诚和自信,是大爱,是坚强吧!   正如电气工程一系发电062班何姝霖所言:“我们悲痛,但我们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化悲痛为力量。作为高职学生,作为电力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来灾区重建时,不论是架设铁塔还是牵引导线,哪怕是安装一个开关,换一个灯泡,我们都会尽心尽力,让学到的生产技术发挥作用。重建家园,我们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王彬)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