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TECHNICALPAPERS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首次参观三峡大坝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5-06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147
5月4日,连战(中)与夫人连方瑀(左)登上三峡大坝“坛子岭”俯瞰三峡大坝,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右)正为他们介绍三峡工程有关情况。   5月4日上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抵达湖北省宜昌市,开始了对湖北的参观访问。“三峡工程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骄傲,可以说是福国利民,造福生灵。”在访问的首站三峡大坝,连战多次赞叹。   5月4日上午,连战一行先后参观了三峡工程展览馆、坛子岭、三峡大坝坝顶、三峡左岸电站以及“二八”观景平台。“今天首次看到大坝的英姿及其多功能的耀眼表现,我感到非常钦佩。”连战说,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百年以前孙中山先生就有这个梦想,上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也曾邀请美国著名专家萨凡奇来考察、规划,一直到今天才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其裨益无法用数字来计算。   连战提到,三峡工程影响巨大,也面临着移民安置、文物古迹保护、运输、防洪、发电、能源供应等各方面问题。他很高兴地了解到这些问题正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令他非常钦佩。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介绍说,三峡工程自建设以来就得到了国际水电界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台湾知名人士前来参观考察。台湾工程水利界先后有180多批4000多名专家来三峡进行交流合作,推动了两岸的合作交流。台湾水利建设的“永续发展”理念十分值得三峡公司学习借鉴。三峡总公司将三峡工程最早的规划——1947年“萨凡奇计划”即《三峡工程初步规划设计》(再版)与“三峡工程全景图”的丝帛画赠与连战。连战现场挥毫,题写了“造奇工,利天下”六个大字。   今天中午,连战在离开三峡大坝时表示,希望他这次访问能推动两岸在水电、交通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以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今天下午,连战还到湖北省荆州市参观了荆州古城墙。 链接: 李永安:三峡工程建设16年各方面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新华网宜昌5月4日电,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4日上午参观考察了三峡工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介绍说,三峡工程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到今年已建设16年,工程各方面效益已开始全面发挥。 李永安说,现在作为枢纽主体的三峡大坝已全部建成,三峡左岸14台机组已全部发电,右岸已有8台投产发电,还有4台机组正在进行安装。另外,地下电站还将安装6台机组,现在土建施工已经完成。按原来的设计规模,到今年年底,三峡电站26台70万千瓦机组可以全部发挥效益。 三峡工程带来的最大效益首先是防洪效益。今年,三峡工程可完全达到设计的防汛规模,可以抵御长江百年一遇的洪水,甚至遇上千年一遇的大洪水,也可以避免长江中下游发生毁灭性灾害,解除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心腹大患。 三峡电能主要送给华东、广东和华中,至4月底工程已累计发电2200亿千瓦时。目前全国电网已形成以三峡为中心、南北互供、西电东送这样一个供电格局。除了提供清洁能源以外,三峡工程对全国电网安全运行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三峡水库蓄水到最终水位175米后,万吨级船队可直通重庆。目前长江航运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预想,三峡坝区2007年货物通过量超过6000万吨,是2003年的3倍多。预计随着西部经济的开发,长江流域这条黄金水道,对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三峡百万移民搬迁是世界水利工程中最有挑战性的一个系统工程。三峡库区包括重庆和湖北20个县市区,最终的移民要超过130万人,整体县城搬迁12座。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扶持政策,三峡库区现在已搬迁120多万人,总体保持稳定。 李永安说,1993年以来,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生很大变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大概在 17%,大大高于全国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