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INNOVATIVETECHNOLOGY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

中国首个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解决方案受国际专家赞誉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0  浏览次数:363
应修才修、修必修好 --中国首个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解决方案受国际专家赞誉 本网讯 申艳华报道 2008年4月21日~23日,由华北电力大学承办、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协办的2008年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国际学术会议(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CMD2008)在北京中苑宾馆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盛会。 作为会议的热点话题,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有关内容,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来自中国北京海龙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解决方案,以其创新、严谨、务实的特色,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众所周知,随着电网的扩建,输变电设备的巨大投入和规模扩张,其安全、经济运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电网的大容量、高技术、高参数导致设备运行维修单位的维修工作越来越复杂,维修投入也大幅度上升,客观上需要更科学、更合理的运行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国际上,这也是电力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海龙有关负责人表示:“海龙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围绕状态检修的管理、技术和执行三个体系,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状态检修分析决策软件为核心,集成了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在线监测设备,是辅助电力企业实现状态检修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一套“软、硬”件全面解决方案。” 海龙CBM项目负责人谢海疆正在大会上做《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BM technologies i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演讲 “海龙的这套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应用于中国各网省公司或地市供电公司、输变电公司、超高压等设备运行维护单位,为电网高压设备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提供保障,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我非常相信这套系统”,一位与会日本电力专家评论,“日本的情况与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在状态检修的实施策略方面,海龙优秀的实践经验我们会多借鉴学习的。” 英国的一位专家也对这套系统很赞赏,“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是很复杂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海龙对于很多细节的处理非常出色,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希望今后我们能与中国的专家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沟通与合作”。 来自印度、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专家也都表示,这是一套非常出色的系统,在电力系统的状态检修领域,做出了很多既满足实际需求又兼具创新性的工作。 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年初南方的冰雪灾害给电网带来重大损失,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在电力企业的应用,被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海龙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多年的电力行业知识积淀,自主创新,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独立开发出了一套完整先进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电力公司,主要特色包括: ·国内第一家面向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领域的软、硬件全面解决方案 ·建立了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监测预警→状态评价→故障诊断诊断→预测评估→风险评价→决策建议→维修计划”的业务实践和完整知识体系 ·故障树、援例分析、三比值等分析方法能快速发现故障、报警并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科学、规范的状态特征参量划分,基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对设备进行综合、全面的健康状态评价 ·采用Web service和XML总线技术,使系统能够和任意厂家的在线监测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此次CMD2008大会,是这套系统第一次面向国际学术界亮相,得到一致的赞誉好评。 “状态检修系统的实施,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及时预警、缩短检修停电时间、节省运营成本成本、延长设备寿命,达到‘应修才修、修必修好’的目标,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系统,更好地服务国内及国际客户”,得到赞赏后,海龙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表示。 据悉,北京海龙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集团现拥有8家全资、控股、参股和外商合资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元。北京海龙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创立之日起,就致力于电力企业信息化、状态检修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企业资产管理、企业信息化的咨询、服务和应用,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的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