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从2005年开始,中国风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轨迹?路远:2005年之前,是我国风电产业的导入、探索和起步的阶段,2005年之后,我国风电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年增长率都在50%以上,其中2006-2009年的增长率超过了100%。进入2010年之后,我国风电产业有进入了调整期。
中国风电产业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还是偏低的(2010年美国风电发电量占比为2%,丹麦、德国、西班牙三国平均为10.5%,而中国只有1.2%);同时,到2015年,中国要到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从2010年 ? 的8.3%提高到11.4%的目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还是要大力发展的。
中国风电的真正问题是:风力发电机的质量问题,这关系到吊装的风机能否顺利发电?风电倒塌、着火等事故能说明一些问题;在保障风机正常发电基础上,我们还要解决发的电能否顺利并网?这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个机制问题。
《中国电力报》:如何解决风电并网与消纳的问题?路远:国家层面来讲,解决风电并网与消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合理分配消纳成本。电网企业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接力调度,尽可能多地外送可再生能源电力,利用异地之间的差价消化输送成本。电网企业之间应合理分配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不同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实施全网公担制度,对专门用于风电、光电输送的电力设施建设,统一纳入电网建设成本核算,不实行单线结算。适当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电价收入可部分明确为地方财政上收入。异地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部分的地方分成由两地共有、协商分配。
完善利益引导机制。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发展,必须包括电力系统内所有环节的深度参与。从当前的政策来看,包括电价、财政补贴、国产化率要求、税收优惠等,基本都是着眼于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项目开发企业、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活动等,而没有考虑到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系统成本。这个系统成本不单是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送出而专门建设线路的投入,而是整个电网系统为消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所付出的系统成本。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充分疏通、鼓励和引导电力系统所有参与者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热情,充分挖掘他们的技术潜力,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