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发改委、电监会、电力公司和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齐聚井冈山,召开了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电力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地方政府官员就明确表示反对电价上涨。他们认为这将不利于企业的开工和生产,进而影响整个地方的经济恢复和财政收入。
8月初,国家发文通报了今年上半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进展。其中提到下一步的电价改革措施,包括各地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研究制定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抓紧研究下发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指导办法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措施与电价改革的核心有不小的距离。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蒋莉萍说,中国电价改革的机制应该是“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这里的关键是输配环节的定价,但是目前我们还未能解决这一环节的合理定价问题。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说,中国电价改革首先应该是电力体制的改革,如果体制变化不大,所有的政策都是政府和企业一起弄,难免就牵扯到利益划分的问题,价格改革推进任何一步都很困难。在韩晓平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电价的定价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价格由地方政府自己和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划定。因为,中国客观上存在电力供应的区域性和结构性问题,这样一来,只要地方能承受,电价再高都没问题。
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发改委目前一直在推行大用户直供电。为此,国家发改委放开了20%的售电,允许大型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价格由双方自己商定。国家发改委将此项措施视为是进一步推进了电价改革,有力于合理电价机制的形成。
但实际上,“无论是发电企业还是用电企业,甚至包括电网企业,对此都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官员说。发电企业嫌价格过低,用电企业嫌门槛要求高,电网企业觉得不够稳定。大用户直供电陷入了政策一头热的尴尬地步。
蒋莉萍说,中国的电价改革,只要涉及到终端销售电价,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很困难。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电价改革都必然要传递到终端市场,否则,堵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只会给以后造成更大的困难。“进行电价改革,政府首先需要建立理顺电价的体制,建立起来后,该怎么动就怎么动,然后是相关方面进行电价调整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