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打造健康成长平台
——南京供电公司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纪实
10月22日上午,来自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地参加全国中心城市职工技协工作会议的60名工会领导和技协办主要负责人,走进南京供电公司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观摩,给予了一致好评。
近年来,南京供电公司工会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和部署,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作为动员职工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功立业的载体,让劳模更有创造力、技师更有影响力、职工更有凝聚力,成为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的有效载体。
建立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机制,发挥在建功立业中的“发电机”作用
10月31日,从国际质量管理协会传来喜讯,南京供电公司毕勇技师创新工作室QC小组的《10千伏配变中性线断线跳闸装置的研制》成果获得2014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简称ICQCC)最高等级Gold Award奖项暨金奖奖杯。这也是今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唯一得到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推荐而参加此次会议的15个成果之一。
毕勇技师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是南京供电公司农电专业唯一一家创新工作室。短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荣誉,工作室领头人毕勇感叹道:“这都要归功于公司的全力支持和工会的指导。”
一直以来,南京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团队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和全过程监督,协调解决相关重大事项。
南京供电公司工会也制定了详尽的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设立创新工作室的创建门槛,明确了从组建、申报、审核、批准到命名成立的创建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创新工作室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根据管理办法,创新工作室由学习研讨区、成果展示区、研发实验区组成,须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创新工作团队以劳模、技师为带头人,团队成员不少于5人,每个团队成员必须具备初级及以上职称或技能等级。公司工会在创新工作室创建以及日常创新工作中,在政策资金、设施配置、成果推广等方面为劳模和技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好机制带来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南京供电公司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2个技师创新工作室共取得国家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权19项。其中,以全国劳动模范陈德风为带头人的“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解决了诸如电缆隧道固定构件、电缆滑轮构件、电缆桥箱敷设伸缩节等18项技术难题,“220千伏大截面电缆施工技术及专用工器具”成果获得了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第三届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也荣获了“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南京市十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建立“双培养、双激励”机制,发挥在优秀人才培育中的“孵化器”作用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为南京供电公司党委“把骨干培养成劳模,把劳模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机制找到了落脚点。
2014年,对于南京供电公司年轻员工梁晟杰而言,是满载收获的一年。未满30岁的他在江苏省电力行业配电检修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且获得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些都与创新工作室的培养密不可分。”梁晟杰说。
2011年8月,刚进入单位的梁晟杰就加入了以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张代飚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对于每个刚进团队的青年人,张代飚都会为他们规划一个方向。无论是在技术方面发展,还是在管理方面发展,他都手把手地帮助他们掌握操作技能。在张代飚的言传身教下,梁晟杰成为了省级行业技术能手。
劳模的示范引领和优秀技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使得创新工作室迅速成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孵化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创新实践,南京供电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已经培育出高级技师32名、技师56名,23位同志在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苏省电力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工作室全部被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被江苏省电力公司评为“学习型团队”。
建立“瞄准第一,勇攀高峰”的文化机制,发挥在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
10月29日,南京供电公司城北基地走廊里展出的一幅幅劳模肖像吸引了职工的注意。这里是该公司“劳模赞·奏响最强音”劳模风采主题摄影、油画巡回展的最后一站。通过摄影、油画等形式集中展示了该公司各级劳模、先进人物工作、生活、家庭等不同侧面的形象,增强劳模荣誉感,扩大劳模影响力。
作为今年“劳模学习月”主题活动的延伸,劳模摄影、油画展自今年4月在南京供电公司本部展出后,已经在该公司下属4个基地、3家供电营业部和2家县公司进行了巡回展出,引起公司广大职工的强烈共鸣。
据了解,这已经是南京供电公司连续第3年开展“劳模学习月”活动。不仅如此,该公司还通过定期编印先进案例集、利用网站橱窗加强劳模事迹宣传、重要节假日慰问离退休劳模等多种方式营造学习劳模的文化氛围;通过召开表彰会、颁发表彰文件,形成崇尚劳模的文化制度;通过举办劳模、技师班组开放日、参观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结对活动,促进争当劳模,提升技能的文化实践。(华强 金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