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ENTERPRISE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郑州女子拿下河南电网建设多个“第一”,33岁的她咋这么牛?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6  来源:河南商报  浏览次数:522

4月12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50天动员大会"在郑州召开。对于这场盛事,33岁的李菁菁感到无比感慨和自豪。为此次运动会服务的轨道交通星空路变电站的供电方案,就是由李菁菁规划设计的。

郑东新区核心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9%、全省第一座会"跑"的变电站、郑州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这些都是她的杰作。她是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的一名设计人员,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的故事"带电",她用青春绘就郑州电网蓝图。

右一为李菁菁

为郑州"四大中心"提供供电方案 一个月累瘦十几斤

4月12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50天动员大会"在郑州召开。

对于国网郑州供电公司设计人员李菁菁而言,这场运动会有着特殊的含义。

李菁菁做过数十个用户变电站的供电方案,其中,为郑州"四大中心"和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服务的星空路变电站,让她印象尤为深刻。

对110千伏及以上用户变电站进行方案论证,是她的常规工作之一。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需要深厚的技术功底,城市发展的动向、电网规划的方向、配套项目的情况、用户用电的需求、各项政策的把控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对方案产生质的改变。

为了在民运会开幕之前顺利投运变电站,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编制任务并顺利通过审查。为此,她一趟趟跑工地,根据实地情况调整规划,不断论证,反复修改。

在周边网架薄弱、市政项目不匹配的情况下,她抽丝剥茧、细致入微,仅仅用30天,就完成了方案编制并顺利通过审查。

2014年,李菁菁参与了郑州市工信委组织的"郑州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工作。由于工作量大,按照工信委要求,参与人员需集中一个月开展相关工作。

这时李菁菁的孩子还在哺乳期,作为一个年轻母亲,李菁菁每天凌晨完成工作后,赶回家给孩子喂奶,早上7点再赶到集中地点开始工作。最终按期完成了规划工作,可整个人累得瘦了十几斤。

郑东新区核心区成河南电网样板 实现"国际先进"的目标

在同事眼中,李菁菁是个女战士,似乎啥事都难不倒她。不过,在遇到郑东新区核心区电网规划项目时,还真差点难住她。

郑东新区核心区电网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定下了以A+电网争创河南电网建设标杆和样板区,实现"国际先进"的总体建设目标。

什么是"A+电网"?李菁菁解释,电网建设分A+、A、B、C、D五个等级,其中A+电网是最高等级。A+电网有很多"硬核"优势,如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高于5分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综合电压合格率99.99%。

此前,郑东新区10千伏变电站和配网,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这个系统的线路如果出现瞬间故障,不会自动跳闸,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要解决这一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低电阻接地系统。

低电阻接地对每一个设计人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电阻值怎么取、容量怎么配、变电站如何改造、配网如何配合?如何解决现有接地方式的运行风险,成为摆在规划设计人员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为此,李菁菁带领团队深入分析郑州地区电容电流超标、消弧线圈补偿不足的问题,结合郑东新区核心区配电网建设目标网架,从前期收资、到方案论证、再到技术原则的提出,经过深入探讨、论证、修改、对比,几易其稿,终于拿出了符合郑州地区特色的论证报告和技术原则,该技术原则被纳入郑州电网发展技术及装备原则,指导郑州地区电网建设。

如今,郑东新区核心区成为全省低电阻接地系统的首个试点区域。从首座低电阻变电站的投运,到消弧线圈变电站的改造预留;从中压配电网低电阻的建设原则,到低电阻的改造方案,李菁菁带领着团队全程参与,为郑东新区核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间为李菁菁

11年来不断突破创新 设计全省第一座会"跑"的变电站

这个做起事来雷厉风行的设计人员,到底是怎么修炼而成的?"高大上"的设计工作,每天都需要做什么?

初见李菁菁时,她一头卷边外翻齐肩短发,戴着一副时髦的金属边框眼镜,齐刘海,涂着淡红色口红,穿着牛仔外套,瘦瘦高高的。不管问起什么,她的嘴边总是挂着笑容,难怪同事评价她:她总是笑嘻嘻的,就没见过她发愁的样子。

李菁菁于2008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四下学期开始在国网郑州供电公司设计公司实习,毕业后便一直留在这里,如今已经11年。

右二为李菁菁

李菁菁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她说,主要是做电网规划,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比如说,某个区域要建变电站,我们要论证这里是否适合设置变电站,适合的话,要建多大容量,从哪儿引电源,怎么供电,能发挥多大作用等。"

说起变电站,我省第一座会"跑"的变电站,其设计规划就出自李菁菁之手。

2017年7月,距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还有约80天时间。园区各项建设正加班加点推进,部分城市展园已初现芳容,保障园区供电的河南省首座移动变电站110千伏鹤园变电站,也在港区南部落地。

目前移动式变电站共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橇装式,一种为车载式,综合分析两种形式的优缺点后,决定按橇装式开展设计,采用预制式模块化建设,同时考虑港区的实际情况,为变压器加装通风遮拦,在预置箱体上涂装了具有港区特色的涂装。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配电运维管理专责赵舒生介绍,该变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噪音低、组装灵活、安装快捷、便于运输、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据规划预测,至2020年,航空港区电量将达到66.4亿千瓦时,"由于港区南部原属农电网架结构,电源点单薄,这个我省首座移动变电站110千伏鹤园变电站,为我们港区电网可靠供电和港区发展出了大力。"赵舒生说。

该移动变电站自去年8月26日开工建设,于同年9月30日竣工投运,建设仅历时36天,创造了郑州电网建设的新纪录。

李菁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思想、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入职以来共完成设计任务数百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丰硕成果。

她的努力和付出,不仅赢得了众多荣誉,还默默点亮了万家灯火,更为郑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带来一片耀眼的光辉。(编辑 华丽娟 吕瑞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