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五甲所在的阿吼村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定点帮扶的“结对”村。随着该公司精准扶贫举措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像阿来五甲这样的贫困村民正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经过几年的对口帮扶,2017年11月阿吼村顺利通过凉山州脱贫验收检查,标志着该村实现脱贫,该村目前的人均年收入为5503元。1月8日,阿吼村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验收及第三方评估。
近年来,国网四川电力累计投资340亿元,完善贫困地区电网设施,国家电网供区内853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户户有生活用电”标准,36个深度贫困县户均配变容量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全力促进水电消纳,保障了三州地区4200万千瓦清洁能源并网,年经济值达460亿元,精准帮扶乐山马边县和凉山喜德县,探索出“产业+智力+爱心”扶贫模式,受到各界高度肯定。
先行:深入推进电网改造升级
为全面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村、一户、一人”的要求,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集中力量对全省88个贫困县的电网进行了详细梳理。
在电网建设方面,2012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先后完成“新甘石”联网、川藏联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电网工程,彻底解决了10个县孤网运行的问题。十二五以来,公司共在36个深度贫困县投入农村电网资金100余亿元,补齐电力发展短板,确保无一户村民因供电问题影响脱贫。
针对农村低电压问题,十三五以来,公司累计改造机井5113眼、改造中心村5992个、为520个村通了动力电、解决低电压户17万户,覆盖70个县、3473个贫困村,户均供电容量达1.61千伏安,较2010年提高近一倍,保障了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满足了农副产品加工、养殖产业发展需求,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我省国家电网供区内853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户户有生活用电”的标准,36个深度贫困县户均配变容量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精准:实施“产业、智力、爱心”扶贫
在长年的电力扶贫实践中,国网四川电力结合贫困地区情况,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产业、智力、爱心”三位一体的造血式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就是通过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群众增收,增强贫困群众的认同感。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统一部署,从2016年开始,凉山喜德县阿吼村和乐山马边县高石头村被定为国网四川电力的定点帮扶村。从那时起,该公司创新推出“建档案、抓培训、搞竞赛、搭平台、建联盟”的“五步走”工作法,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了丽火现代农业公司,全面负责产业发展具体项目的实施,指导村民成立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辅助贫困户实施种植养殖项目,建立农特产品微信销售平台和扶贫宣传公众号,开展线上线下销售。
为确保阿吼村村民种植的百合、养殖的绵羊和生态黑猪等农牧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2017年,国网凉山供电公司筹备了喜德县阿吼村第一届“购物节”,通过“以购代捐”方式,收购、销售阿吼村养殖的绵羊、生态黑猪、阉鸡及百合。通过两年多的帮扶,阿吼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1500元增长到2017年的5500多元,该村于2017年11月顺利通过凉山州的脱贫验收。
智力扶贫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增强贫困群众的成就感。坚持“授人以渔”的教育扶贫理念,先后培养了464名具备大中专学历的电力专业藏区学生;帮助27名贫困青年参与电工技能培训,并助其解决就业问题;聘请四川农业大学专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3期、农民夜校12期,受益村民500余人次;积极跟踪贫困户子女入学情况,帮助8名适龄儿童返校读书;开展“五星少年”评选活动,260人次优秀学生接受表彰和助学金资助;关注儿童教育,建成四川青少年活动中心4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208所,组织志愿服务15万余次,13万留守儿童受益。
爱心扶贫是通过爱心扶助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国网四川电力实施以金秋助学、知识下乡、安全用电为主题的“六个一”扶贫日特色活动,推广“包片进村”,累计派出1200余个工作组走进贫困地区;架起电力“连心桥”;安排送医上门,701人次接受免费体检,得到诊疗建议,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开展贫困户“送温暖”和春节慰问活动,助力柏香村、珍珠桥村50户贫困群众建成彝家新寨;争取政府资金,硬化阿吼村产业基地毛坯路2.34公里;协调征集土地70亩,修建安置房73套,完善村级“1+6”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资助1.2万户彝家新寨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