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CORPORATE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佛山供电局获评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8  浏览次数:263

“感谢佛山供电局对我们庙坑村脱贫致富所做的一切,我们将继续勤奋耕作,以实际行动答谢你们!”日前,英德市大洞镇庙坑村52位村民,向提供对口帮扶的佛山供电局代表送上了感谢信。

对口帮扶一年来,佛山供电局在对庙坑村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力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培育该村发展蔬菜等产业化种植,建立起“造血”式扶贫机制,并为贫困儿童提供助学基金,引导村民走上脱贫之路。基于该局近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其“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是南方电网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扶持主导产业 建立长效“造血”式扶贫机制

在广东省两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佛山供电局先后独力承担定点扶贫村2个,与其它单位共同承担定点扶贫村5个,选派驻村干部18人次。2013年,佛山供电局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单位。日前,佛山供电局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扶贫工作很多单位都在做,如果说佛山供电局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足够‘重视’和‘用心’,始终将扶贫济困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使命,真心、用心去落实,而非简单地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佛山供电局政治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接到英德市大洞镇庙坑村的对口帮扶任务后,佛山供电局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调研,制定扶贫计划书,最终确定将蔬菜种植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并召回一批在珠三角租地种菜的村民回乡。从2013年6月至今,佛山供电局帮助庙坑村实施了公路硬底化、水利设施维修和蔬菜种植等项目。今年,一期75亩蔬菜种植基地丰收,村民的收入也因此增加不少。

多年来,佛山供电局以“造血”的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并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和制度保障,建立起生产发展长效机制,实现扶贫工作结束之后不返贫的目标。

扶贫先扶智 扶贫助学基金将儿童留在课堂

庙坑村位于山区,教育资源落后。去年,村里唯一的小学关闭了,本来贫困的村民为小孩上学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为减少和避免在校学生因贫失学、辍学的情况,鼓励学生继续求学,佛山供电局发动员工捐款,并将筹集到的资金建立起扶贫助学基金和应急基金。

据佛山供电局驻村干部何坤介绍,目前,扶贫助学基金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两次奖励,第一次是向庙坑村贫困户的51名在校学生发放2014年助学金;今年升学季,对学习优异的学生给与每人800-2000元不等的奖励。

为帮助农户走向科技创富,佛山供电局组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为蔬菜基地作技术指导,严控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蔬菜品质。在销售渠道上,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村民散种的蔬菜,将蔬菜送往市场。目前,佛山已经成为庙坑村蔬菜销售的主要市场。下一步,佛山供电局还计划借鉴三水蔬菜基地的模式,建成供港蔬菜基地。

特写

驻村干部成了村民的知心人

“一个才驻村帮扶一年的‘外乡人’,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村民有疑惑、有争执,常常去找驻村干部解决。”一名熟悉佛山供电局扶贫工作的员工说。

何坤便是那位“外乡人”,作为佛山供电局驻村干部,他于去年6月进驻庙坑村,将连续驻村3年。

由于庙坑村的交通条件较差,村里较为封闭。何坤刚刚进村时,村民对他以及他要做的工作并不理解,认为扶贫只是“走过场”。对于何坤的工作,村民更多选择旁观,参与度并不高。

当地村民大多靠卖竹笋、木材为生,所种植的水稻也只是自给自足,许多村民的家用电器也都款式老旧,基本罢工。

一年来,何坤经常在田间地头转悠,挨家挨户地拜访,和村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一年来,村里水泥路建成通车了,蔬菜基地丰收了,小孩上学有支持了,何坤也成了村民的知心人。“村民遇到种植上的疑惑了,或者小孩上学遇到难题了,都会找我聊一聊,让我帮忙出出主意。”何坤笑着说。

郑雯 刘家盈 叶梅贤 赵艳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