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CORPORATE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启东供电全面提升可靠率提高供电质量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6  浏览次数:256
     停电“零时差”控制、加强停电计划管理、推广带电作业、低电压治理常态化……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启东市供电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多方面着力提高供电质量,助力启东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供电可靠率达99.9534%,同比上升了1.035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3.59小时/户,同比下降了3.32小时/户;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为1.562次,同比减少了0.565次……

停电“零时差”控制

“你们将时间控制的真准,通知的停电8个小时,现在只有7个小时多一点就恢复供电了,我冷库里的水产货物没受什么影响。”2016年12月16日下午2:30,南通国安水产公司负责人对供电员工连声称赞。

国安水产位于启东市吕四港镇。2016年12月份,供电公司准备更换该公司所在冷库线的电杆和导线。可该线路涉及了二三十家的水产加工企业,如果长时间停电必将导致企业冷库中的水产品变质。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损失?供电公司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再次提出停电“零时差”控制。

停电“零时差”控制,即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在公司每月召开的月度停电计划平衡会上,对平衡后的停电计划同时落实 “三控”措施,明确“风险预控、零时差控制、质量控制”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具体节点要求,将“零时差”控制的时间要求具体明确到班组、到个人、到各个环节,要求调度的发令时间、运行单位的操作时间、施工单位的开工时间实现无缝对接,并对存在拖延时间环节的责任部门落实考核。工程施工结束前1小时提前通知调度和操作人员,缩短时差控制。

此外,启东供电公司切实加强停电计划管理,在平衡会上与施工单位协调,优化施工方案,做到一次停电时间内,所有相关工作“齐步走”,消除重复停电现象,力争将停电范围减到最小,停电时间缩到最短,提高供电可靠性。2016年,公司共计合并停电计划134条次,减少停电时户数8332时户。

带电作业保用电

2016年12月23日下午,寒风凛冽,经过一天的带电作业,秦潭线10KV线路延伸改造完成。带电作业工沈时杰、沈时亚兄弟俩从带电作业车上爬下来,两人的后背衣服已有点湿濡。带电作业在一般人看来很危险。可对沈氏兄弟来说却早已驾轻就熟,2016年两人带电作业300多次。

以往电力线路检修、改造必须停电,很多用户受到影响。近年来,启东供电公司把带电作业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途径, 坚持“能带不停”的原则,明确要求各相关人员从方案勘查开始就充分考虑带电作业,设计图纸的审核、现场交底、排定计划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考虑是否有带电作业的可能,尽可能减少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同时,不断拓宽带电作业领域,对10kV配网线路检修工作、客户业扩工程、老旧线路改造等,都提前进行现场诊断分析,满足带电作业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实施带电作业。

据统计,2016年公司共实施带电作业544次,节省108869时户数,多供电量5984MW。

低电压治理常态化

2016年8月5日,启东供电公司运检部电压专职人员像往常一样监测着各个用电户的电压情况,突然发现110kV吕四变10kV吕四线环西路1#公用变下一用户电压越下限,当即通知运检人员前去察看。经过检测,该用户电压为196.2V,低于国家规定的198V,其原因是配变低压侧三相电压不平衡。为此,运检人员决定直接更换变压器,彻底解决低电压问题。

低电压会带来什么问题?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不能用,机器的电动机会烧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家中电器数量急速增长,为彻底解决电网过负荷、低电压、供电“卡脖子”等问题,启东供电公司把低电压治理列入常态化管理中。一方面切实加强巡视消缺,对末端用户接户线接头、表计桩头、表前刀闸等接触不良引起低电压的进行紧固和更换。另一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缩短配变低压供电半径,对三相不平衡的配变安装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并将需要更换的120台配变列入项目改造计划,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启动。

针对转供电造成的低电压,启东供电公司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2016年12月11日、12日要进行10kV启伏线送电工程施工,必须对启兴变2号主变停电,这就要从周边的4条线转供电,从而导致这些线路上的配变出现低电压。为此,该公司改变转供方式,实行多线路转供,减少配变低电压数量。并且在转供前将相应线路最末端的130台配变档位调高,在施工当天安排人手随时进行紧急调档,以减小转供对用户电压合格率的影响。同时,属地的供电所提前通知被转供线路上的专变用户尽量停产或者降负荷生产,降低线路负荷等。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了全线所有用户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   来源:中电新闻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