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主材环节已经卷无可卷,跨界风储氢成为企业竞争的第二阵地。光储不分家,在光伏业内已成共识。
多年来,光伏企业始终没有放弃对储能的执着。世界范围掀起“双碳”风浪后,储能的海内外市场迎来爆发,超级赛道地位得到巩固。
一时间,各大企业百舸争流式的发展路线登上舞台,产业链在企业羽翼渐丰的过程中逐渐补齐。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氢能领域。
业内专家指出,到2050年,氢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会超过12%,全球氢能需求将从当下的8千万吨/年增加到5.36亿吨/年。
中国氢能联盟则预测,氢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在彼时达到10%。
氢能的美好未来吸引了大批量企业未雨绸缪。这场跨界之旅是笃定,还是试水?
锦上添花
从跨界时间来看,光伏主材企业的跨界更像锦上添花,跨界时间多集中在2020-2022的光伏发展黄金期。
隆基绿能号称“光伏茅”,近年来除了在光伏各环节实现了产能布局,完成了产能一体化进程,更在氢能提前埋下伏笔。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隆基开始了对氢能产业链的研究,经过三年技术积累,2021年3月31日隆基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在西安正式成立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上海朱雀投资大有来头,近年来频频出现在新能源业务线中,近日朱雀投资再次携手陕西建工、长安汇通、森特股份成立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公司。
据介绍,目前隆基氢能主要业务范围涵盖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作为隆基绿能五大业务板块之一,与其他四大板块共同形成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方案能力。
隆基在今年10月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2022年隆基电解槽产能已经高达1.5GW,今年上半年出货电解槽17台。
李振国曾经在采访中透露,“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现在有42%来自电力系统,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碳排放不与电力直接相关,比如能源化工体系。绿氢作为二次能源引入,是一件必需的事情。”
对氢的参与环节,李振国表示,隆基会继续保持氢在应用环节的研究能力,同时建立电解水制氢装备、技术和服务的能力。
尽管,隆基在氢能做得有声有色,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笔未知的投资。即便是老牌氢能企业在2022年依然有尚未盈利的情况。
这一选择与隆基一贯坚持的技术创新原则有关。在最近的组件出货量来看,隆基却并不急于出货,目前已滑落第一出货量宝座。
原因在于,当友商选择布局TOPCon技术路线时,隆基选择了一条足够长远,却几乎注定坎坷的路,BC技术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界氢能的布局中,天合光能、安泰新能、阳光电源同样选择了向制氢设备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进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其中,正泰氢能携手重塑集团重磅发布已经取得的氢能技术成果,包括绿氢制造装备及兆瓦级氢能发电系统等核心技术;天合光能步伐较快,今年年初宣布碱性电解槽设备已经进入量产阶段,目前已斩获订单。
而晶科、晶澳、协鑫则选择投身制氢环节,也就是用光伏产的绿电为制氢提供能源等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环节。
例如,协鑫在7月29日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的氢能战略。该战略包括蓝、绿氢两部分:首期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储能热土
然而,氢并非光伏企业跨界的主战场,更多光伏企业聚集在储能行业,例如晶科、东方日升、协鑫、华为、天合、阳光电源、固德威等。
2021年,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储能”项目快速在全国范围遍地开花,直接刺激了光伏企业进军储能进度。
但储能行业壁垒极高,难以轻易突破,例如上游的锂、钴、镍等资源稀缺,难以像光伏一样通过布局硅料产能控制成本;技术层面复杂,如果说光伏业内的转换效率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市场,那么储能的电池能量密度则决定了储能产品的市场;储能市场形成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未来不确定性高。
种种原因下,光伏企业大批量涌入储能行业,却行动保守。
在跨界而来的光伏企业中,储能业务最为出色的莫过于天合光能。
天合光能储能业务布局得最早,2015年天合储能成立,2021年将市场扩展到海外,英、美、澳为其主要目标市场。
据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天合储能的产品包括液冷户外电池柜、非步入式储能电池舱系统、电池系统,业务范围覆盖新能源侧储能、用户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及微电网储能等。
经过多年发展,2022年,天合的储能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第二曲线,其揽获储能系统国内出货量排位第四名,全球出货量排位第六名的佳绩。
中银证券报告显示,2022年天合储能国内出货量超过1.5GWh,全球出货量近2GWh,成功交付国内单体800MWh储能项目。
2023年,天合储能加速开拓海外市场,6月首个海外百兆瓦级储能项目顺利发货,将为英格兰北部建设容量为50MW/102MWh的储能系统。
另外,2022年,天合储能(滁州)有限公司宣布,拟投资45亿元在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年产12GWh储能电池项目,包括3条磷酸铁锂电池电芯生产线和2条成套储能产品生产线,年生产总产能为12GWh,其中6GWh电芯作为电池直接销售,6GWh电芯在内部生产为PACK模组后再加工成储能系统销售。
然而,即便是天合光能拥有8年的经验积累,也不过刚刚停止亏损。其中2020、2021每年亏损超过1000万元。
晶科、协鑫也颇有野心,选择了硬吃储能核心业务。公开信息显示,晶科能源2020年开始进军储能,2021年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储能布局。
直到2022年,晶科才开始成立储能业务公司。据晶科能源2021年年报显示,晶科能源首先选择了打开家庭户用以及工商业储能的市场渠道,重点包括中国、中东非、东南亚、北美、澳洲与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能源把目光放到了储能业务的核心——电池。今年4月,晶科在浙江海宁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的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该公司名下年产12GWh储能系统与储能电池项目也在今年7月份举行了开工仪式,该储能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
在半年报中,晶科能源提到,依托自身在光伏行业的生产和渠道优势布局储能领域,公司创新光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并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不断开拓,致力于成为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今年6月,协鑫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储能电芯、储能PACK电池、移动能源等领域合作。
其中,协鑫集团将在珠海布局40GWh储能电芯项目。今
年7月协鑫集团旗下年产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一期投产,一期生产12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到2024年,整个项目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产线将全面达产。以晶澳科技为代表的光伏企业跨界则显得不够“从容”。
晶澳科技则选择了与海博思创成立了合资公司,目前晶澳主要提供户用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源网侧储能系统等解决方案,而不涉及电池产能。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
东方日升则是通过收购公司进军储能板块,2018年,东方日升收购双一力,在东方日升的加持下,2022年,双一力储能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1GWh,同比增速超500%。
然而,东方日升目前正面临着,主营业务异质结技术路线表现不佳的情况。
未来前景
无论是氢还是储能,都可以为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解决消纳问题。光储氢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业内热点。
据2021上半年数据显示,全国光伏产业弃光约为0.6亿千瓦时,平均弃光率2.1%。
彼时有业内人士预计,2年内,随着光伏氢、储能项目的落地,全国弃光平均弃光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截止至2022年光伏发电利用率已经高达98.3%。随着光伏装机量的不断提高,氢、储需求不断提升。光伏市场波动程度受政策影响大,无论是装机补贴,还是“531”新政,装机量都有明显起伏。
事实上,风光储氢都面临着这一情况。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方案》将新型储能定位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另外,氢能业务也在政策中尝到了定心丸。
近年来,氢能产业政策密集出台。
有媒体梳理,仅十四五以来就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明确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对氢能技术创新、示范应用等进行部署;《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氢能产业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
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目前,上海、北京、山东、重庆、天津等10余个省份已发布规划,为氢能发展提供了扶持,为企业提供了生存土壤。
不过,光伏企业的跨界或面临着双重过剩的局面。光伏企业目前正受困于产能过剩,第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
储能环节作为不输给光伏的热门赛道同样面临这一问题,据天眼查数据目前储能相关企业已经超过10万家,仅今年新注册企业就超过5万家。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由于赛道过热,产能增速明显,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去年的87%狂跌至当前的50%,而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
储能这边并不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