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能源电力行业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加快绿色转型。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低碳化、智能化迈进。”8月27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
他认为,汽车和能源产业在融合发展中有三个趋势特征:
第一,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深刻影响着能源发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速达到111%,保有量突破了1000万辆大关,预测到2025年至2035年分别为3000万辆和1亿辆。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用电量达到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预测到2030年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增长空间巨大。
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正在成为影响未来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电力大规模接入的现实和全部用上清洁电力的愿景,推动能源电力行业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规划建设做出规划性调整。
第二,电动用能正在从单向传输向双向交互演进。
电动汽车具备负荷和赋能的双重属性,是具有高度灵活性的移动储能单元。按平均每一辆电动汽车放电功率10千瓦,电池电量50千瓦时计算,现有的1000万辆电动汽车可控负荷最大可达1亿千瓦,储能总量达到5亿千瓦时。
“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尝试以市场化的机制引导电动汽车参与电力需求侧的响应,电动汽车在削峰填谷中的作用已现端倪,从长远看双向交互的可能性更加丰富。”孟振平表示。
第三,数字化正在塑造着交通和能源深度融合的新生态。
从承接落实国家规划看,围绕数字化转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和能源电力产业有必要同频共达,共建共享。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要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培育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孟振平说:“当前,南方电网正在努力将数字电网打造成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载体,以数字化统筹解决海量主体泛在,实施双向互动,多维时空平衡等新课题,进而构建协作创新,优势互补,跨界融合,互利共生的能源生态系统。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型电力系统,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同频共振深度耦合,这是大势所趋。将原来单纯用于出行的交通工具赋能升级为智慧终端是大势所趋,一个由电动汽车和数字电网、数字交通、智慧能源融合打造的崭新的场景正在逐步铺开。”
基于上述趋势特征,孟振平介绍了南方电网为产业融合做出一系列实践。
首先,努力构建充上电,用好电的基础保障服务生态。
据了解,南方电网不断完善充电服务网络,累计建成了充电站9000座,充电桩7.5万个,遍布南方所有省市县级城市,乡镇覆盖点达到2754个,到明年实现南方区域所有乡镇全覆盖。为24万个其它运营主体的车提供无差别的介入系统,全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到99.8%,风电光伏发电基本全网消纳,风能源占比保持在50%以上,有力支撑电力汽车广泛使用清洁电力,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不断完善配网网架建设,供电可靠性达到99.89%,加大配套供电设施的投资力度,降低充电站的建设成本,“十四五”期间投资将达到100亿元以上。
其次,努力打造开放共享,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
南方电网与智能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强化合作,实现车网互动,有序充电,大功率快充,光储充一体化,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实践,先后建成深圳智慧能源体验中心等车网互动示范站,深圳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广州南大干线高速服务器480千瓦高级示范站。在广州、珠海建设了公交充电站166座,为两市共用的1.3万辆的公交车快速电动化提供支撑。以政企联动、共建共享的方式规划建设柳州十分钟的充电圈,建成大型综合能源站8座,充电桩3000余个,实现79个乡镇全覆盖,助力柳州电动化发展模版成为全国样板。
此外,南方电网还在努力推动形成合作共赢,核心共生的行业生态。
南方电网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搭建充电设施监管平台,推动充电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将数字电网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充电服务领域,进一步延伸服务的边界,丰富商业模式,同步构建车联网、能源网、物联网的服务平台,确实做到开放共联、数据共享的平台。南网e链已经接入的运营商452家,充电桩55万个,服务用户306万人。在海南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岛屿充换电服务一张网,打造全岛统一的车网、桩网、路网、电网协同的平台,建成了集风光储充换一体的示范站,在深圳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特大城市充换电服务一张网,推动综合能源补给站示范建设,构建平台高度融合的产业集群,行业生态圈。
为推进电动汽车和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孟建平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共同构建普惠均衡的用能服务体系。
当前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区域间充电设施配置比例不够均衡,站桩分布不够合理,这已经成为广大用户的痛点。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规范等手段,提高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统筹力度,共同构建布局更均衡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共同推动跨行业联合创新。
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大规模便利化、个性化的用能需求持续激增,迫切需要智能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充电服务运营商、能源电力企业强化合作,从产品、厂站运营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全方位推动用能服务转型升级。建议从更高层面推动构建联合创新机制,打造联合创新平台,联合打造创新高地,形成倍增效应,为汽车和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三是共同推进平台互通,数据融通。
受市场竞争业务布局和用户属性等因素影响,不同充电服务运营商之间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所以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和行业数字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数据的完整性,权威性和安全性,强化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融通,有效挖掘数据的衍生价值,最终推动车机操作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数字交通系统与充电服务系统,乃至新型电力系统之间实现一键可达,创造更加开放共享的用能生态,更加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