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岩伟是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电气试验一班副班长,他曾经连续三次被聘任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能专家”,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杜岩伟1991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工作,他的第一个岗位便是电气试验工。在很多人眼里,电气试验工作是个“忙、累、险”的的差事。工作危险系数高,平日里风吹日晒,有时半夜三更还要处理缺陷。但是,杜岩伟从心眼里喜欢自己的工作,他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从青葱年少到霜染两鬓,坚守本职岗位30余年。每当设备出现缺陷和故障,不管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一个电话,他就立马赶往现场,时刻守护着国家电网的安全,保障着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
他是高压设备的保健医师
有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杜岩伟养成了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认真精神,成了行业中精准检测、消缺排障的行家里手。
2018年5月,在南阳市220千伏麒麟变电站技改工程中,杜岩伟发现6只220千伏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错误,他第一时间联系厂家。厂家为国内某知名品牌制造商,他们在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发生接线错误”!当杜岩伟把现场图片通过手机传过去后,厂家不得不承认了错误。第二天,厂家技术人员火速赶到了现场纠正了错误,该技术人员紧紧拉住杜岩伟的手说:“要不是你及早发现,这6只电压互感器送电后就会损坏烧毁,价值20多万呀,太感谢你了!”杜岩伟笑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2020年3月,在对110千伏独山变电站进行专业化巡检中,杜岩伟用红外测温仪发现一条110千伏进线电缆终端三相之间存在细小的温度差异。为了拍摄出精准的红外图像,他变换各种角度和位置,一直站立三个多小时。杜岩伟使用的红外相机不能自动对焦,全靠手动调焦,他眼睛累得泪水直淌,肩膀酸痛得抬不起来,但他全然不顾,按动快门87次,获得了清晰的红外图像87张,最终诊断出电缆终端存在重大设备隐患。第二天,运维单位对该条电缆终端进行了更换,一颗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定时炸弹”被及时排除,杜岩伟拍摄的红外图像也成功入选了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典型缺陷图库。
在工作中,杜岩伟累计发现并处理电气设备重大隐患300余起,被行业内亲切地称为“高压设备的保健医师”。
他是创新授业的领头羊
2013年,为了充分发挥劳模、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创建了“杜岩伟劳模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杜岩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工作室成立后,为了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头作用,让工作室高效地运转,杜岩伟与16名团队成员一起制订了工作室制度和工作目标,并提出了“检修管理精益化、现场安全标准化、班组管理规范化、技能培训制度化、科技创新实用化”五化工作法。杜岩伟和工作室的其他技能专家们与青年员工一对一签订了“师徒合同”,将自己的“绝招”、“绝技”、“绝活”倾囊相授,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双提升。在师带徒活动中,有41人通过了“技师”和“高级技师”评审,2人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4人获得了“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工器具革新、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了科研创新活动,拥有国家专利143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2项,省部级创新成果奖28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922.88万元。
这些成绩足以让人骄傲和自豪,但作为领头羊的杜岩伟却说:“成绩只是过去,电气技能技无止境,只有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地实践才能创新,并要不断的把新技能传授下去,我们的电力才会越来越好。”
他是躬行善思的拓新者
在工作中,杜岩伟深知:行成于思,业精于勤。在实践中善思,在善思中开拓。作为“劳模工作室”的带头人,杜岩伟就是一个拓新者。
杜岩伟常说:“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句话也成了工作室的工作理念。自从工作室成立以来,所开展的课题研究都紧贴作业现场,紧贴生产实际。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是变电站内的重要电气设备,但长期一来,现场测试一直存在着测试误差大、接线烦琐的问题。杜岩伟带领着工作室创新团队,反复思考、演算,进行了300多次现场试验,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历时7年多时间,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最终提炼出两个数学公式,并获得了发明专利。采用这种方法,接线简单方便,测试结果准确,提高了现场测试的效率和精度。2015年12月,这项发明专利获得了省公司优秀专利奖,该专利在系统内外多家单位得到了推广使用,累计创造价值60余万元。
杜岩伟31年的岗位坚守,体现了一名新时代电力人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色,为高高飘扬的党旗增添了一抹鲜红的底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