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千名干部助企纾困”服务活动已在全市范围推开,这是市委市政府着眼经济稳进提质的精准应对之举。目前,国家、省、市各级纾困政策落地情况如何?市场主体还面临哪些困难?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有没有受到影响?企业对政府部门有哪些期盼和诉求?近日,宁波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宋文军深入企业时,遇到了哪些难题?下面和他一起走进企业,看看他是如何破题的。
取消“差别电价” 降低经营成本
“韩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余姚经信局已经确定7月中止对你们公司执行差别电价了,有关情况也马上会在相关网站上公示。”“真的没有想到,您上次专程过来才半个多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实在太感谢了!”
这个不停说着感谢的正是宁波元翔电器厂总经理韩文元。一个多月前,当他接到宋文军的电话时还是一头雾水,市里的助企干部为啥要大老远专程跑到小曹娥镇来?尽管在电话里双方约好了时间,但是韩文元心里还是直犯嘀咕。

“从电力部门反馈的数据看,这两个月你们公司用电量下降了不少,我过来看看是不是企业遇到了什么麻烦。”刚到企业,助企干部宋文军就直奔主题。
明白了助企干部此次来访目的,韩文元也随即打开了话匣子。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韩文元的电器厂亩均税收未达标,当时给予的是差别电价政策。2021年,企业亩均税收完全达标,可电价政策仍未改变。“平均电费要多一毛钱一度呢,我们厂主营电线电缆,经营成本上涨不少呢!”韩文元说。
一番交谈下来,宋文军明白了,原来是企业对政策不了解、不熟悉而导致被差别定价,增加了经营成本。找准问题症结后,宋文军开始行动起来,他把这个情况反馈到余姚片区服务小组,召集组内服务员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研究相关文件政策;另一方面,发动市县经信局两级助企服务员跨部门协同,为企业解决难题,降低经营成本。
在宋文军的努力下,半个多月的时间,韩文元厂里的电价恢复了正常。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压缩“隔墙供电”成本 为企业减负
今年以来,受疫情及俄乌战争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能源价格暴涨,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宋文军了解到,该企业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努力探索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10MWp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其中,该公司余姚西仓库(与生产厂区仅一条马路之隔)安装3.9MWp屋顶分布式光伏,因受隔墙供电的限制无法自行消纳,只能全额上网。但生产厂区电量消耗较大,需从国网电力公司购买电量,额外购买部分每千瓦时提高0.6147元,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对此,企业希望自己安装3.9MWp屋顶分布式光伏所发的电量能够直供自用,减少成本支出,以尽快走出经济低谷。

对于企业抛来的问题,宋文军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将企业难点尽快反映给国网余姚供电公司。近日,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国网余姚供电公司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大发化纤有限公司3.9M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全额上网,余姚供电公司在收取每千瓦时0.2元左右的电网服务费用后,全部用于抵扣大发化纤生产厂区所购电量。
离开企业时,宋文军不禁回想起企业负责人的一番话:“眼下的困难一定是暂时的,虽然疫情对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我们阵脚没乱,信心没垮!”宋文军也相信,只要政企精准对接,真正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就一定能顺利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