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机系(全称“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创立于1932年,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3个工程系之一。1989年率先将原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机三个专业合并为一个宽口径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列入了全国专业推荐目录。本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保持全国第一或A+。电机系拥有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1、毕业生去向
业内TOP1清华电机系在6月24日举行了2022年毕业典礼,并披露了今年电机系毕业生的去向。
北极星电力网摘录如下:
2022届电机系共有113名本科生毕业,其中国内读研94人,占总人数的83.2%;出国深造9人,就业4人,其他6人。
本届研究生毕业生包含2021年10月、2022年1月、4月和6月这五批毕业的同学。硕士研究生共有97人毕业,其中就业92人,占总人数的94.8%;国内继续深造3人,其他2人。博士研究生共有56人毕业,其中就业38人,占总人数的67.9%,国内博士后进站继续深造11人,出国出境从事博士后研究者6人,其他1人。
2022届电机系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共计134位同学,其中共有76人去往电力/电工行业,占就业总人数的56.7%,其中45人去往电网企业,8人去往发电企业,9人去往电工制造企业,14人去往其他电力行业研究单位。去往电网企业的45人中,包含国网/南网总部及直属公司5人,区域及省级电力公司15人,地市级供电局18人,电网研究院7人。除了电力/电工行业就业以外,有35人去往IT行业,5人去往高校任职,6人去往政府部门,4人去往金融证券行业,4人前往制造业,4人去往其他单位和企业。
2022届电机系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比较广泛,毕业生去向涵盖2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人数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为:北京(71人),广东(17人),江苏(13人),上海(7人),浙江(6人)。全系就业出京率51.0%,其中博士出京率32.7%,硕士出京率59.8%。去西部/东北部就业人数为14人,比例为9.7%。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力/电工行业仍然是我系毕业生就业的主流,表现出电机系毕业生心系我国电力电工行业发展,入主流上大舞台的就业意愿。
2、电机·系史
1932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正式成立,清华工学院院长顾毓琇教授兼任首任系主任
1934 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创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1938 “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电机系附设电讯专修科,培养了抗战时期急需的电讯人才
1946 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恢复全国招生,电机系招生人数为全校1/9
1952 院系调整,新成立无线电工程系(现电子工程系)
1958 迁入西主楼,新成立自动控制系(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970 新成立工业自动化系(现自动化系)
1981 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创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1988 正式改名为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1989 将原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机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宽口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1995 电机系电工学科在全国综合评估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水平等各个分项成绩均名列全国第一名
1997 教学成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电工学科高层次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1 新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
2005 教学成果“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 电机系牵头成立本科“能源与电气大类”,同年成立“能源互联网国际班”,进行本科招生
2020 响应国家“强基计划”,参与未央书院,开始数理基础+电气工程本科双学位人才培养
3、师资力量
· 教职工共135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 IEEE Fellow 10人
· IET Fellow 29人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11人
· 多位教师获评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4、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2022年约招收120名本科生,其中纳入能源大类本科招生约80名(含“能源互联网国际班”15人左右),纳入未央书院“数理基础+电气工程”专业招生约40名。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定培养计划,注重“宽口径、厚基础”。
电机系共开设70余门本科生课程,包括30门必修课和40余门选修课。多门课程入选为国家级精品课,多次获得国家级、北京市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