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南方电网创新性采用柔性直流电强化电网安全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25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157

继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广州工程于3月29日正式投运后,该项目东莞工程又于5月21日建成。“把柔性直流用到解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可创新性地系统解决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给电网的安全稳定提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说。

南方电网公司预测,至2025年,广东用电量将达90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1.65亿千瓦。到2035年,广东全社会用电量将达101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达1.93亿千瓦。

为此,在2025年,广东将使其电源装机规模扩至约1.95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光伏2800万千瓦。至2035年,这一规模将达到2.46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4%。但庞大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尤其是大规模间歇性的海上风电发展,必然需要更坚强的电网来保障送电。

截至目前,珠三角电网已自然形成了高强度联结的网架结构。规模庞大、联系紧密、结构复杂。“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当某一区域电网故障时,容易波及另外区域,导致大规模的事故发生。”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项目管理科高级经理凌怡珍说。为此,南方电网将广东电网分为东西片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外围构建500千伏外环线路,中心处通过柔直背靠背工程实现东西柔性互联。

现在,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大致以珠江口为界,东西两侧利用500千伏柔性直流线路背靠背互联。其中,广州工程连接珠西北区、珠东北区域电网;东莞工程连接珠西南与珠东南区域电网。

新的网架实现了合理的分层分区,区域间进行负荷交换,有助化解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落点风险、大面积停电三大问题,显著提升广东电网电力供应和配置能力。

“到2023年底,广东目标网架工程将基本建成,初步具备方案最初设想化解三大问题、合理分区等功能。工程全部建成后,广东省电力供应能力可升至3亿千瓦,是原来的两倍以上。”凌怡珍说。

新的电网运用了直流异同步的概念。“直流异同步控制功能,兼顾了交直流输电的优点。出现故障时,它自动识别故障,实现电网异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常态运行时,可以模拟成交流线路,保留原有交流通道的紧急支援能力,实现两侧交流电网的功率自动互济,不需调度人员下发功率指令,电网潮流自动可控。这背后正是控制保护策略起作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项目管理科经理王流火说。

李立浧认为,运用柔性直流技术,能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同时,所运用的异同步联络、容量最大并在直流多馈入负荷中心分区互联等多项创新技术,加是通过建设三维数字化应用及智能巡检系统,还让工程变得更智能。这可显著提升广东电网电力供应和配置能力。

广东电网基建部副总经理谢榕昌说,在这项工程中,装备国产化比例首次达到50%。特别是在直流电容器、二次板卡芯片等核心部件上,自研的全国产柔性直流换流阀阀段,实现了柔性直流换流阀核心组件包括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电容器、IGBT驱动板、二次板卡芯片的完全自主可控。

“这些产品的成功研制及创新应用,解决了柔性直流换流阀关键元器件、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0到1’的突破。其中,IGBT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极广。”广州工程协调管理员薛云涛说。

李立浧表示,透过这项工程,已推动我国在柔性直流技术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广州工程已把链路延时控制在200微秒以内,这是世界领先水平,结合控制策略优化,能够有效消除工程面临的谐振风险。这是中国电力人对世界电力技术发展作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