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析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解析
政策解析

《八佰》背后的民族电业奋斗史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30  来源:国家电网报  浏览次数:476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今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937年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10月,时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第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部400余人 (为自壮军威对外号称800人) 死守四行仓库4天4夜。炮火纷飞,硝烟弥漫。明知希望渺茫,他们却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抗日战争历史上的传奇防线,史称“八百壮士”。

作为影院复工后第一部国产重磅新片,电影《八佰》在题材上很吸睛,在票房上很成功。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八佰》带领观众们回到大时代中一栋建筑、一群战士的历史片段中。

历史由人来书写。1937年的上海伫立在纷飞的战火中,各国势力盘踞,中国人民用血泪捍卫自己的家园。影片里有舍生取义的“八百壮士”,有为抗战呐喊募捐的学生,有英勇捐躯的商人、百姓。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

电影固然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它也能令我们窥探到一个时代的片段。《八佰》多次使用驻守仓库的士兵遥望河对岸灯红酒绿的租界的画面,表现苏州河两岸“一边天堂、一边地狱”的状况。租界的夜晚,灯牌林立、车水马龙,五彩霓虹灯闪烁,那情景丝毫不输现代都市。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不禁要问:1937年的上海真的有那么繁华吗?

是的。作为中国第一个有电的城市,当时,上海的城市建设与电业发展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上海电力发展史,也是一部民族电业奋斗史。在那个内外交困的年代,上海的民营电力企业与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电力公司竞争,在上海华界争得立足之地,为租界外的普通百姓点亮光明。

让华界中国人和洋人一样用上电灯

说到上海民营电力企业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陆伯鸿。

陆伯鸿,1875年出生于上海,近代中国知名实业家。1905年,陆伯鸿作为上海总商会代表,赴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国考察,开拓了眼界。他深感先进工业是国家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产生了创办实业振兴中华的愿望,回国后陆续兴办一系列的工商交通企业,成为上海的华商领袖。

早在1882年,英国人就已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发电厂,专为上海租界地区供电。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原美、英租界合并)、法租界控制了黄浦江与苏州河畔大片土地。中国政府控制的上海繁华地区主要集中在闸北与南市,被称为“华界”。租界横亘于上海市中央,形成了上海城区三分、华界被外国租界割裂的局面。由于华界分散、交通运输不便,这里的市政建设与租界相差甚远。

▲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分布图

1906年,原上海南市电灯厂经营不力,由官办改为商办,更名为华商内地电灯公司,专为上海华界供电,这是上海第一个民族资本电力企业。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华商内地电灯公司后来一度濒临倒闭。1911年,陆伯鸿出任华商内地电灯公司经理,由于管理有方,数年内使南市电灯由1000余盏激增至7万盏,使公司转亏为盈。

华商内地电灯公司成为当时上海继英、法经营的电气公司之后的第3大发供电公司,迅速缩小了华界和租界在市政用电方面的差距。


▲清政府官办南市电灯厂

为阻止外商势力渗入华界,陆伯鸿于1912年招股集银20万两创建华商电车公司,当时被誉为“华人破天荒之自办电车也”。


▲华商电车

1918年,华商内地电灯公司与华商电车公司合并为“华商电气公司”。在民族实业稳步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华商电气公司名噪一时,与沪上其他企业共同铸就了一段黄金岁月。直至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华商电气公司历经5次增资扩建,发购电总量达到该公司顶峰,日平均发电166180千瓦时,服务用户50490家。


▲华商电气公司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时间来到了影片中“八佰壮士”事件发生的年代。

那一年,华商电气公司在日机轰炸中严重损毁,陆伯鸿所经营的企业大部分停产倒闭,经营陷入了困境。于是就出现了影片中的场景:苏州河两岸,一边灯火通明,一边漆黑破败。遭受战火袭击的华界居民风餐露宿,缺衣少食。

陆伯鸿和华商电气公司的经历,只是那个年代无数爱国人士、爱国企业为了民族自立、抵御外敌的一个缩影。


▲淞沪会战中被轰炸的上海闸北区

《八佰》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这是400余名战士用身躯守护脚下土地的一曲壮歌。

大时代,小人物,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书写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它带来的可能只是街边的一盏路灯、一辆电车,却也让中国人看到了我们的民族实业的能力与崛起的希望。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民族工业的”韧性“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当时的华商电气公司厂房已经变成断壁残垣,只剩地下的地脚螺丝和几个电线杆还在。上海解放前,华商电气公司通过从上海电力公司转售电勉强维持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华商电气公司通过公私合营,于1955年转型为上海南市发电厂。


▲上海南市发电厂

在《八佰》电影的末尾,镜头向上一转,曾经弹痕累累的四行仓库安静地伫立在上海林立的高楼间,承载着历史与记忆。四行仓库在1949年后,曾先后成为文具城、家具城,最终于2014年开始改造复原,成了如今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供人参观缅怀。

 

▲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

华商电气公司发电厂同样见证百年沧桑,它的每一次转型都是中华民族的一次蜕变。2004年,上海世博会收购南市发电厂土地。2007年,南市发电厂关停。从官办上海南市电灯厂、华商内地电灯公司、华商电气公司到上海南市发电厂,它终于结束了101年的发电使命。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在上海南市电厂的基础上改造建成,展示了地球居民对未来城市形态的无限畅想。曾经的电厂烟囱也变身为世博和谐塔,一个经历战火后重生的工业遗迹,最终成为和平和未来的象征,似乎是它最好的结局。

▲上海南市发电厂烟囱被改造为世博会和谐塔

无论是坚守阵地的”八佰壮士“,还是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与爱国商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保家卫国而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如今上海的夜晚灯光璀璨,苏州河早已不是”天堂地狱“的分割线,两岸的人们在万家灯火中,过着平和安宁的美好生活。

铭记历史,是不忘民族的苦难;开创未来,是不辜负先烈的血汗。

奋勇前进,吾辈自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