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的支撑。眼下,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技术,能够为其他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拓展“智能+”,发挥人工智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智能+制造”是大势所趋
所谓“智能+制造”,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集群式创新、融合发展与突破,涵盖研发、设计、供应链、生产、销售、服务等制造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智能制造是“智能+制造”的表现形式,以通信网络为基础支撑,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的数据流为基础,以个性化生产为特征,实现制造业质量、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传统的管理模式、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快速的市场变化与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为制造业的新一轮变革提供了新契机。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把工人从重复、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替代脑力劳动,以数字化的形式实现人类知识的传承和推广。
二是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整合分析销售、售后、用户评价、潜在用户对广告投放的响应及用户实时使用等数据,可以判断用户偏好、发现潜在需求、精准预测销售趋势,更好地指导产品设计和排产。
三是人工智能技术不但使生产线更具柔性,而且将发展出自适应、自感知、自决策、自学习和自主优化的能力,进而实现用户驱动式的生产。
四是通过对传感器、物联网实时采集、传输的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分析,可以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节约能耗与物耗,提高良品率。
五是打通制造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服务商等商业生态圈企业的数据连接,使整个商业生态及时对市场变化作出高效反应,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化。
六是通过云端连接或将训练好的人工智能系统嵌入到产品中,可以依托智能化平台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实现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的组合转变。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加快迈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将使制造业产生深刻变革。积极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是智能化时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拓展“智能+”具备独特优势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家高度重视,发布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水平跻身全球第一方阵,形成了我国拓展“智能+”、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独特优势。
一是科技创新优势。在基础研发层面,我国人工智能科技论文发表量和论文引用数量以及专利申请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支撑技术层面,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超级计算机排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各地建立了数量众多的超算中心、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企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应用层面,我国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二是海量数据优势。我国是制造大国和互联网大国,具有人口众多、数据量大、数据标注成本低等优势。近年来,大量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投入使用,为制造业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巨大市场优势。我国具有世界上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庞大、产业配套最完善、企业数量最多的制造业,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四是企业积极推动。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以BAT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抢先布局,着手打造从基础技术研发、开源开放平台建设到行业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则聚焦重点领域深耕细作。
“智能+”如何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实际运行中,“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是以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广泛场景应用为基础的,推进智能化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实质不仅仅是技术应用,而是整个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需要政府、产业界乃至学术界多方发力。
一是建议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图,并建立定期修订机制,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动向、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二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促进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先进模式推广。三是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加速数据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进程。在确保商业秘密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共享。四是尽快研究制定应用规范、开发守则等涉及应用安全、伦理道德的行业准则。五是完善人才培育体系,既要鼓励高校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还要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