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十三五”期间,在保持电源规模适度比例增长的基础上,应着力于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统筹电源项目发展,加快调整电力结构。
一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风能、大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风电开发方面,要强调规划执行和行政核准的严肃性,统筹配套电源工程、送出工程,防止建设脱节现象的发生,要充分研究风电发电量的合理消纳问题,避免建成资源浪费。
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方面要逐步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加快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的推广,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并逐步提高总占比例。同时在有条件的县级及以上城市,积极开展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利用。
二是要大力发展水电。
目前我国水电30183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量的22%。多年居世界首位。水电发电量占一次能源比重为9%,占全国发电量19.20%。应根据我国水电蕴藏量及开发前景,注重发挥流域总体效益和工程综合效益,科学合理利用水能资源并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库区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并具有稳定的后期发展能力。
三是加快发展核电。
目前我国现有核电装机1988万千瓦。为广泛利用这一清洁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不断提高核电装机及发电量的比重。
四是优化发展火电。
目前火电装机91569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67.40%。为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按世界发达国家目标,火电比例应降至总装机容量50%及以下。为此“十三五”期间要提高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比例,加快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和改造,加大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的开发力度,提高清洁发电机组比例,“十三五”应实现绝大多数火电机组不同程度的应用清洁发电技术,不断提高火电机组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实现按标或超低排放。
(二)加快电网发展,加大电网投入比重。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回路长度达到57.2万千米,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为30.3亿千伏安,电网规模列世界首位。但电网加快发展速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要加快特高压及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大通道送电、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并夯实发展能源互联网基础。
通过加快特高压输电、减少燃煤机组重复建设、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实践已经证明了特高压技术可行性、运行安全性、工程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完成“六交八直”的特高压输电项目的施工,并且根据负荷增长及外送需求,适时新的开工。
目前国家也已发布促进智能电网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未来5年将建立健全网源协调发展和运营机制,全面提升电源侧智能化水平;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
二要推进全国联网。抓好“西电东送”通道建设,加快已建、在建大型电力能源基地送出工程建设,保证电源与电网工程同步发展,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保障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要加强和完善区域电网。以现有区域电网为基础,加快区域内跨省联络线建设,提高跨省输电能力,并尽快实现边远省份地域与主网联网运行;完善各区域电网主网架,优化区域电网结构,努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四要重点加强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切实加大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改善配电网设施水平,全面推广配电自动化。地方政府要将电网规划纳入城乡发展规划,有效改善电网建设、运行环境,保证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顺利开展。
五要促进协调发展。坚持电源与电网、输电网和配电网、有功和无功、送端和受端、一次和二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电网的可靠性。按照分层分区的要求,注重区域和重要城市支撑电源建设,确保极端状态下的电力供应。 来源: 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