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电表诞生要经过多少流程?
在北碚一家仪表公司,童阿姨第一次看到了电表“出生”的经过。一只电表要经历来料质量控制、表面贴装、插件等等1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组装。企业还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新生产的电表进行性能测试,自检误差。根据国家规定,电表误差在正负2%以内均属合格产品,只有检定合格后,才能打封印,供货给电力企业。
随后电表被送到市电科院计量检定车间,现在市民家中安装的智能电表,几乎都要在这里经过全面“体检”。对同一批次的电表,全检合格率要达到99%以上,否则整批退回。
检验合格的电表,最后还要由市质监局抽检,抽检合格后,再给发放合格证,只有贴有合格证的电表才具有法定计量器具效力。
智能电表是不是更费电?
市电科院相关人员表示,市民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以前使用机械电表时,由于常年使用后有磨损,造成计量不准,而智能电表没有机械式磨损,计量更加准确。目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1311.59万只运行电表中,智能电表覆盖率已有58.31%,将来会再陆续更换。
市质监局计量处相关负责人说,智能电表使用寿命为8年,8年之后统一更换,更换不需要居民支付费用。如果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可以直接向电力公司投诉,如果还有问题,可拨打12365投诉。来源: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