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催化效应,又恰逢新电改方案出炉,政策效应明显。迈哲华能源与工业技术行业咨询总监曹寅对记者表示,新电改和能源互联网是高度契合的。在宏观指导文件之后,电改一些落实性的细则还将要陆续出台。
这些文件正在逐步出台。近日,国家能源局发文指出要做好今年的风电并网消纳工作,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高度重视风电有效利用,优化本地电网调度运行,挖掘系统调峰潜力,确保风电等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
基础设施先行
能源企业正在加速触网。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近期公开表示,今年将全面启动基于互联网的车联网、O2O、互联网金融等6大创新业务。本月初,阿里云计算与阳光电源(300274)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智慧光伏云”,阳光电源旗下的光伏电站将实现实时标准数据信息共享、自动化管理、电站设备故障预警、远程专家咨询和大数据分析、收益结算、知识库建设等功能。另一家能源互联网相关公司积成电子(002339)则宣布投资1亿元设立积成能源公司,重点投资智慧能源产业、智能微电网及新能源、工业节能和节能服务等领域。
这些颇具想象力的词汇就是能源互联网的衍生品。2013年年底,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曾在一次论坛上说到:或许20年后,互联网将像冲击传统商业一样,对传统能源行业重新洗牌,互联网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的新形态。这是能源互联网概念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随后,尽管这个概念在行业里会偶被提及,但并没有蔓延开来,直到“互联网+”的出现,传统行业开始寻找和互联网融合的各种机会。
曹寅在他的《中国能源互联网之路》报告中这样描述,能源互联网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程序,将能源的生产端、传输端、消费端的设备、机器、系统连接起来,将形成能源互联网的“物联基础”,需求和供应将可以进行随时的动态调整。
远景能源CEO张雷则认为,能源互联网最终将形成能源交易、能源资产交易两个市场。
这些设想可能都是未来的能源系统将呈现的模样。曹寅认为,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分四步走,第一阶段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普及时期,第二阶段是需求侧管理和服务时期,第三阶段是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发展时期,第四阶段是构建中级能源互联网时期。
现阶段投资热点
曹寅认为,2015~2020年间是第一个阶段。在基础设施普及时期,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电表、充电桩、智能逆变器的普及将是重点。
他对记者表示,对投资者来说,目前最应该关注的是做分布式项目的公司,特别是一些能够拿到优质项目、融资成本低的公司。此外,有充电桩、电动汽车等业务的公司也值得关注。
申万宏源对此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机构指出,本轮能源互联网投资相较于上一轮智能电网的投资有所变化,主要是在于特高压和充电桩两个环节。特高压是本轮投资的内核,充电桩是本轮投资的新入口。
按照国家电网规划,特高压交流方面,2015年拟建成“两纵两横”,2017年之前建成“三纵三横”,2020年之前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直流方面,2017年之前拟建成11条线路,到 2020年这一数字可能为27条。该机构预计,“十三五”期间,特高压工程将达到“2交3直”的建设进度,甚至在“十三五”前期可能达到“2交4直”的开工进度。
曹寅认为,在能源互联网中,电网可能会把一些业务让渡给上游,从而扮演一个电力高速公路的角色。能源互联网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单对单的去媒介化,上下游信息互联后,电网的重要性相对于现在就会弱化。
申万宏源续指,充电桩当前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2015年是国内充电设施启动的元年。以国内新能源汽车达到1000 万的保有量假设,按照1:1的慢充桩和3:1的快充桩测算,需要配套1000万个慢充和330万个快充桩,按照设备单价3000元/慢充,2万元/快充计算,需要电桩设备投资金额约为960亿元。如果配电和工程费用与设备投资1:1,配套充电设施的投资达到接近2000亿元。来源:一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