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资讯INDUSTRY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资讯
行情资讯

山西大用户直购电模式升级直接交易创六个首次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31  浏览次数:251
     “从今年一季度交易情况看,无论是电力用户还是发电企业的数量都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大用户直购电工作在我省稳步推进,成效逐步显现。”3月1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主任卢永平对记者说。

国家下放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审批权后,山西电力迅速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直接交易事宜,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畅通电量交易“ETC”

直购电的好处显而易见。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结算处处长王其兵介绍,2014年,全省预定直购电交易150亿千瓦时以上,实际完成180亿千瓦时,占当年用电量的近10%,“估计用户用电成本下降超7亿元”。

朔州能源铝硅合金有限公司经理郭琥对交易平台的作用很满意。他把这比喻为高速公路的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大大提高了车辆的通过率,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也使管理更加便捷、高效。”他说,今年该公司计划直购电量9.8亿千瓦时,预计节约成本1.2亿元。

按照部署,山西电力大力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建设工作。据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市场处处长景洪介绍,从2014年5月开始,山西直购电交易组织实施已全部通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完成。

“规范透明的平台可以有力地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但建设好、管理好并不容易。”王其兵说。

简单地看,一买一卖就构成了交易。

事实上,对于大用户直购电来说,绝非这么简单。在山西电力交易中心记者看到,《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管理流程》清楚地标明了从“交易中心向经信委建议交易方案”、“发电企业申报意向”、“经信委确定交易限额”,到“校核信息”、“组织交易”、“完成交易”、“发布结果”、“签订合同”、“交易执行”等一系列环节。

“工作量很大。”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专工杨生叶说,“比如采集用户基础信息,市场成员注册、合同分月计划等都需要大量的沟通核对。在每年的交易方案确定后,还要按照要求对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修改、部署、测试等工作。今年直购电交易组织前,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完成相关模块的功能配置和调整,确保了平台功能逻辑正确、数据流清晰、交易结果正确,平台运行流畅。”2015年,山西省全年暂定交易规模200亿千瓦时。高新企业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智灏说:“今年我们本想多购买一些,但是实在因为额度有限,只购得4.36亿千瓦时电量。尽管这样,也预计节约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2015年,山西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合理减轻用电大户的成本负担犹如雪中送炭。而“好处”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今年我准备了700多份合同,都必须认真核对合同要素,确保无误。”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专工曹媛媛说。

一手促竞争一手抓有序

“交易平台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我们既要用好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用好计划有序这只‘看得见的手’,让资源配置最合理,效果最佳。”山西电力交易   中心副主任刘玉明说。

用电方降低了成本,发电方多售了电量,而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只要核定后的输配电价合理不影响赢利,这样的交易就构成了“帕累托最优”。“据测算,直购电目前对电网的赢利没什么影响。”王其兵说。

实际上,这也是大用户直购电能为各方所接受的前提条件。

严谨的规则是交易顺利进行的保障。为防止出现电力用户一户多许、价格扯皮等现象,今年的直购电交易中,采取了按时间顺序限定成交量为80亿千瓦时的有效措施。为防止部分发电企业垄断电解铝用电,将电解铝行业用电量全部纳入集中撮合交易,并实施了限量限价措施。

公平交易靠“阳光”流程来保证。2月6日,山西开始实施2015年首批电力直接交易,共有62家用户和32家发电企业参与,交易分为双边协商、集中撮合两种组织方式。截至9日16时,双边交易成交76笔、电量80亿千瓦时,最高成交价为340.7元/千千瓦时、最低为280元/千千瓦时。2月10日9~12时,30家发电企业、4家电力用户进行集中撮合交易,最终出清交易10笔、成交电量54.5亿千瓦时。

本次双边协商、集中撮合的整个交易出清过程,均在山西省经信委、山西能监办相关人员现场监督下进行,并对出清结果进行了人工验证,现场认可了交易结果。交易平台得到了大家一致肯定。

据介绍,本次交易形成“六个首次”,分别为:首次将水电纳入直接交易,首次将35千伏及以下高新技术产业纳入直接交易,首次以按行业类型用电量开展集中交易,首次限定双边协商交易规模,首次将无约束交易出清结果在网站上公示征求意见,首次集中撮合电量超过50亿千瓦时。经过两年多的成长,实现了交易组织由“线下”到“线上”运行,从“先行先试”到“六个首次”,山西电力大用户直购电工作“升级版”正在形成。

来源: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张一龙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