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极大地调动了电力投资者的积极性,较快地缓解了电力供应不足的全局性的缺电局面,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建设,目前电力供需平衡,个别地区供略大于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呈连续下降趋势,可以说,电力有没有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现在该是研究电力好不好的问题了,电力好不好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提升,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经济效益好,更加安全稳定等等。笔者在此重点谈一下“十三五”电力发展要注重效率的问题。
电力需求估算应考虑当前经济运行态势
满足电力需求是规划盛久不衰的话题,多年来电力需求的预测没有找到一个精准的预测方法,在多年的规划实践中,出现供给与需求脱节,交替出现电力短缺和电力过剩。当前面临的是产能过剩,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消费秩序产生某些紊乱,加剧了预测的难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行业的电力消费即将进入饱和期。从2008年开始,电力需求增幅波动回落,如果剔除2010年因刺激经济,增加投资引起的电力短暂回升,从2008年到现在,电力需求呈现的是明显回落态势,电力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四大耗能产业。
从上图看出,从2008年开始,四大耗能产业用电增长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长,而在2010年刺激经济时,四大耗能产业用电增长又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长,2011年之后恢复常态,耗能产业用电又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中期预测中,耗能产业用电增长会持续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长,决定着电力增长的趋势。笔者在一项2030年电力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的分析中得出2020年、2030年电力需求预测水平,在考虑人均用电S曲线进入平缓期,部分耗能产业用电进入饱和期以及城市化率、人口红利等诸因素影响后得出的数值分别为76170亿千瓦时和115360亿千瓦时。据了解,国家能源局规划研究工作组预测的电力需求水平2020年为81500亿千瓦时(情景一),84400亿千瓦时(情景二)、76400亿千瓦时(情景三),2030年为11500亿千瓦时,笔者认为2020年的预测水平偏高,有可能加剧电力产能过剩的局面。
提高电气化程度,应作为“十三五”电力规划目标之一
电气化指社会电力应用的程度,通常以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为表征。1985年以来各代表年份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结构如下:
1985年以来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单位:%)
年份 | 煤炭及焦化 | 石油加天然气 | 电力 | 热力及其他 |
1985 | 71.9 | 18.6 | 7.43 | 2.1 |
1990 | 68.7 | 19.5 | 9.75 | 2.7 |
1995 | 61.9 | 22.3 | 12.38 | 3.7 |
2000 | 49.7 | 30.5 | 14.80 | 4.7 |
2005 | 50.3 | 28 | 16.83 | 4.5 |
2010 | —— | —— | 21.26 | —— |
2012 | —— | —— | 22.56 | —— |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中看,煤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油气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30.5%之后稳定在28%上下,电力的比重始终在慢慢提高。
1985年以来电力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年均增速
(单位:%)
1985~1990年 | 1990~1995年 | 1995~2000年 | 2000~2005年 | 2005~2010年 | 2010以来 | |
年均增加 | 0.464 | 0.526 | 0.484 | 0.406 | 0.886 | 0.65 |
今后的若干年中电力占经济能源的比重还有提升的空间。
2008年部分国家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情况
国家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电力 | 热力及其他 |
美国 | 1.6 | 50.6 | 21.3 | 21.4 | —— |
中国 | 36.1 | 23.5 | 3.5 | 18.4 | 18.5 |
印度 | 16.5 | 28.7 | 4.7 | 13.4 | 36.7 |
俄罗斯 | 4.3 | 25.1 | 30.4 | 14 | 26.2 |
日本 | 8.2 | 54.7 | 10.3 | 25.6 | 1.2 |
德国 | 3.0 | 42.5 | 25.6 | 19.0 | 9.9 |
加拿大 | 1.4 | 43.9 | 28.2 | 21.1 | 5.4 |
巴西 | 2.5 | 44.9 | 5.0 | 18.4 | 29.2 |
法国 | 2 | 45.4 | 19.5 | 22.7 | 10.4 |
印尼 | 7.2 | 38.2 | 11.2 | 7.9 | 35.5 |
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的终端能源消费比较高,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略高于我国,而印度、巴西、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电力的比重尚不及我国,由此推断,我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比重提高的幅度有可能回落,由于油气的比重提高幅度不大,电力的比重提高空间即煤炭降低的空间,因而要发挥电力对煤炭替代的工艺。而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可以由天然气发电实现,但不会影响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消费,据此2020年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比重的25.8%较为合适。
提高能源转换为电力的效率
电力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的产业,既如此就有个转换效率。转化效率η=输出的能量/输入的能量,输出的电力以千瓦时表示,1千瓦时相当于0.1229千克标准煤,输入的能量对燃煤电厂来说就是供电煤耗,于是燃煤电厂的转换效率η煤=0.1229/供电煤耗,以2012年为例全国燃煤电厂供电煤耗为326克/千瓦时,煤电转换效率η=122.9/326=37.7%,而2002年煤电转换效率为32.09%,十年间转换效率提高了近5.7个百分点。未来6年转换效率还能提高多少?取决于供电煤耗的走势,按年降低3克/千瓦时考虑,2020年供电煤耗为302克/千瓦时,煤电转换效率为40.69%。
水电发电的能量来自水量Q和水头H,由于水库的水位变化各不相同,因而各电厂的单位水耗是有差异的,例如广西岩滩水电站2012年单位水耗6.59立方米/千瓦时,而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则为3.985立方米/千瓦时。为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水电水能转化为电力的效率,有必要统计计算我国某一规模以上大中型水电站的单位耗水率,加以加权平均从而得出全国大中型水电站的综合平均耗水率。过去这一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深度不够,在进入“十三五”的时候应当把降低耗水率作为水电提效的一个方面,提出任务,纳入规划。
再如核电,发出的是电力,消耗的是核燃料,一年中的发电量除以耗用的核燃料重量得出核电站的燃耗,例如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年发电60亿千瓦时,所需核燃料20吨,则燃耗为20吨/[(1-厂用电率%)×60亿千瓦时]=3.5克/兆瓦时,同样的需要对全国的核电站统计其燃耗,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出全国核电的平均燃耗,这样一是各厂之间可资比较。二是可以总体上衡量我国核电机组的转换效率,在“十三五”期间应当给出燃耗的控制目标。
关于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这两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刚刚起步,应当做好基础研究,“十三五”暂不提出效率目标,但应作为研究任务提出指标体系和统计考核方法。
提高电力使用效率
电力在使用中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工业产品更是多种多样多种形式、多种工艺,因而有各种转换效率,为此用两种方法来界定和考察电力使用效率,一是在宏观上看全社会的产出消耗的电力,我们称之为电力消费强度,在使用上用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电量除以全国或该地区的生产总值,所得商数也就是单位生产总值电耗,单位为千瓦时/万元。对某一企业则可以用产值或增加值来计量,对于同一年度的数据,只要做这样的计算就可得出可资比较的数据,而年度间的比较还需要对年度的经济数据进行折算,(指某年份的不变价计算生产总值),下图给出1995~2013年我国电力消费强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