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析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解析
政策解析

以民生为本,供电服务“零距离”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8  浏览次数:253

任何民生投入,都得通过“最后一公里”才能送到千家万户。群众不会严格“打表”走完“最后一公里”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更不会去斤斤计较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累计完成数。但是,人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秤,有着自己的判断刻度,会从方方面面去衡量“最后一公里”到底有多远。

经济转型升级背后的“电马达”

民生建设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是解读民生的根本问题。在余杭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台动力持久而强劲“电马达”十分重要。

“老倪,你可算来了!”每次见到供电公司客服部门的负责人倪国平,浙江杭州金浪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农都如同见到老朋友一样,因为张海农知道,每次倪国平和他的同事过来,自己的企业在用电需求上遇到的问题都有办法能够解决了。

类似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落户于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比亚迪项目是杭州市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2015年1月试生产需要用电4500千伏安,预计2015年7月一期投产需要用电8000千伏安,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人员在充分做好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配套电力网架结构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基地周边线路负荷情况不能满足比亚迪大容量接入、而变电所建设时间上也与项目试生产有差距的情况,余杭区供电公司与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统筹协调,确定了过渡接入方案,确保比亚迪项目预期试生产。

从东部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中部的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再到西部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千万家企业,规模不同,领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朋友——余杭电力人,只要企业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不同公司有着不同的用电需求,尤其是在开发区的各个孵化器内同一幢楼中,可能就有不同用电需求的企业。”如何在保障供电的同时,帮各用电单位制定合理的用电方案,平衡之间的需求,成为供电客服人员的一项重点工作。

新农村建设中的“电帮手”

今年年初,余杭区供电公司在2013年试点改造包括仁和、径山、黄湖等地的农用电力线路的基础上,继续将剩余的农用电力线路全部改造完成,努力使2250条农用电力线路将使农村用电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善。一年多来,通过运用智能公共变压器终端在线监测手段,实施农村电压质量远程化、实时化监测治理,以往农村里随处可见、纵横交错的“蜘蛛网”正逐渐消失,农村用户用电服务也从“好用电”提升到“用好电”。

“用好电”的服务思路还体现在区供电公司试点推广的“一册一图”中(居民用电“十问十答”手册和电力便民服务地图)。

“有了这份电力便民服务地图,我们就可以将10千伏及以下电力风貌完整的展现给港南村电力用户,实现我们主动抢修、‘零距离’服务等便民工作。”介绍起港南村电力便民服务地图,良渚供电所所长谢祝平言语中透露着自豪。作为试点单位之一,余杭区供电公司在浙江省范围内率先开展电力便民服务地图编制。

个人生活中的“电保姆”

     “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们交电费再也不用走远路了!”在中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位前来办理电力业务的居民用户高兴地在自主交费机前交清了自己家的电费。2014年初,因余杭供电所因业务和管理的需求,撤销了中泰营业厅,但是,中泰街道居民办理业务并没有因此变得麻烦。为方便户用办理业务,供电主动对接中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便民服务中心,让中泰街道的居民能够就近办理电力业务。并在电力服务窗口添置了POS机和自助交费机,让用户能够方便的通过现金和刷卡两种方式交纳电费。这也使得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更加全面,能够包含故障报修维修、电费查询交纳、业务咨询代办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等多种业务。这种让用户“零距离”享受电力便捷服务,余杭市民的“电管家”还做了很多。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