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析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解析
政策解析

社区电力服务有了“红马甲”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4  浏览次数:281

原标题:社区电力服务有了“红马甲”(体验·转型中国基层影像)

本报记者 靳 博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4日 23 版)

电力社区经理义务帮助老人更换灯泡。

上门了解用电情况。

在服务点解答用电问题。

又是周四,国网天津城西供电公司南开营业厅负责人高树强跟往常一样,脱下西装工服换上红马甲,来到天津市向阳路街昔阳里社区服务站的电力服务窗口,小区公示栏里贴着他的手机号码和照片。“除了营业厅的工作,我还是这片儿的社区经理。”老高告诉记者,自己负责的片区有5个社区、1万多户。“今儿要做三件事:给还没装智能电表的居民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去自己联系照顾的四家孤老户和空巢老人家里看看有嘛需要帮忙的,顺道在便民点收取电费。”

“高师傅这社区经理干得实在,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社区负责人王月华大姐说,“今年夏天,我们社区服务中心食堂开业前一天,原先设计的电路容量不够,经常跳闸,我半夜12点给老高去的电话,第二天老高就协调同事过来维修了。”感受更直接的是配备社区经理的小区居民,家里出了用电故障,社区经理第一时间上门。“社区经理帮我们解决问题,少跑营业厅确实方便。”一位来买电的大娘说。

“过去电力服务只管到‘电表以下’,电路进了小区就是物业和开发商的管理范畴,但这‘最后一公里’也是和老百姓最密切相关、最容易出现小问题的环节。”社区经理的出现,为解决好这类问题奠定了基础。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葛正翔坦言,社区经理的设立打通了服务群众用电“最后一公里”,居民在用电方面遇到困难,一个电话就能实现“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天津电力在全国首创“电力社区经理”服务方式以来,组建了499支社区经理团队,今年深入1000多个社区和村落现场服务、对口帮扶弱势群体。“担当社区经理的共产党员,都是利用8小时以外的个人时间来兼职服务,全天候联系所服务社区。” 城西供电公司负责人说。现在,天津全市16个区县的大型社区全部配备了社区经理,通过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等方式,主动了解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全程跟踪、督办居民用电问题处理进度,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