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析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解析
政策解析

青岛供电:“六个一”取得班组建设创新活动实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8  浏览次数:308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 通讯员郑立平)11月12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于立涛打开班组管理系统向记者介绍:“前三季度,我们的执行电网安全运行措施考核、110KV及以上线路开关远方遥控操作使用率、10KV配网检修票开工准时率、自动化基础数据准确率、工单研判正确率等核心指标均在山东省公司排名A段。”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原来,他们以省公司首批创新工作室示范点——青岛“调控运行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着力突出“六个一”,创出班组建设创新活动实效和管理特色。

调控班组“三合一”,整合资源“一盘棋”。青岛公司在省内率先实行“调配控一班化”管理,打破地调、配调、监控专业壁垒,减少业务环节,同时,最大限度地共享标准制度等各类资源,在人员培养上按监控、配调、地调顺序,“阶梯式”培养了一专多能的调控人才,最终实现“三合一”大于3的运行成效。

“值间竞赛”入班组,绩效考评“一把尺”。青岛地调实行“五值三运转”值班模式,班组建设引入“值间竞赛”机制,即融合调、配、控三专业,以值为单位,形成5个小组,以调控运行各项工作为竞赛内容,开展“业务大比拼”,提高员工个人工作积极性和团队配合度。

班组引进“亲友团”,形成合力“一股绳”。在调控大厅设立专业支持席位,方式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亲友”依调控工作需求进驻调控大厅辅助值班,在重大操作或应急事件发生时,跟班协助完成方式调整、报表统计等工作,保证调控运行人员全身心投入调控运行工作。

签订对标“责任状”,外树人才“一面旗”。为提升班组各项指标,成立由2个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人才和3个省公司级优秀人才为组长的5个“高人小组”,签订班组对标“责任状”,重奖重罚。

电网调度再延伸,服务最后“一公里”。青岛地调探索建立覆盖地区全电压等级电网的调控指挥中枢,将调度工作重心由“电网运行”向“兼顾电网安全与客户服务”转变,将直接面向居民用户的380V及以下低压电网纳入调度统一管理,包括设备计划检修、新设备送电、批准临时工作,下达调度指令和许可设备现场操作等,有效保障了客户的可靠、优质供电。

配网管理联动化,凝聚共识“一条心”。逐步探索配网抢修、配网调度、配网计划、配电自动化“四配联动”协同机制。统筹考虑四个专业特点,实行一套人马,两个制度:即横向“项目负责制”。纵向实行“专业把关制”。目的是锻炼员工的组织协调能力,鼓励“一岗多能”,促进配网相关专业的有效融合。

 

(来源:工人日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