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班组“三合一”,整合资源“一盘棋”。青岛公司在省内率先实行“调配控一班化”管理,打破地调、配调、监控专业壁垒,减少业务环节,同时,最大限度地共享标准制度等各类资源,在人员培养上按监控、配调、地调顺序,“阶梯式”培养了一专多能的调控人才,最终实现“三合一”大于3的运行成效。
“值间竞赛”入班组,绩效考评“一把尺”。青岛地调实行“五值三运转”值班模式,班组建设引入“值间竞赛”机制,即融合调、配、控三专业,以值为单位,形成5个小组,以调控运行各项工作为竞赛内容,开展“业务大比拼”,提高员工个人工作积极性和团队配合度。
班组引进“亲友团”,形成合力“一股绳”。在调控大厅设立专业支持席位,方式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亲友”依调控工作需求进驻调控大厅辅助值班,在重大操作或应急事件发生时,跟班协助完成方式调整、报表统计等工作,保证调控运行人员全身心投入调控运行工作。
签订对标“责任状”,外树人才“一面旗”。为提升班组各项指标,成立由2个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人才和3个省公司级优秀人才为组长的5个“高人小组”,签订班组对标“责任状”,重奖重罚。
电网调度再延伸,服务最后“一公里”。青岛地调探索建立覆盖地区全电压等级电网的调控指挥中枢,将调度工作重心由“电网运行”向“兼顾电网安全与客户服务”转变,将直接面向居民用户的380V及以下低压电网纳入调度统一管理,包括设备计划检修、新设备送电、批准临时工作,下达调度指令和许可设备现场操作等,有效保障了客户的可靠、优质供电。
配网管理联动化,凝聚共识“一条心”。逐步探索配网抢修、配网调度、配网计划、配电自动化“四配联动”协同机制。统筹考虑四个专业特点,实行一套人马,两个制度:即横向“项目负责制”。纵向实行“专业把关制”。目的是锻炼员工的组织协调能力,鼓励“一岗多能”,促进配网相关专业的有效融合。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