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8月12日,刚立秋不久,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松村的宫保昂智家对面的山顶上已经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那雪和山脚下一顶顶白色帐篷一样耀眼。
39岁的宫保昂智站在门口向东张望,一排排电线杆子接着雪山望不到头,山脚下,寒风夹杂着雨点打到脸上生疼。宫保昂智每天早起都会在这里张望,摸着自家门口矗立着的电线杆子默默在心里算着通电的日子。
在距离宫保昂智家600多千米的海北藏族自治洲刚察县吉尔孟乡环仓贡麻村,也是在8月12日,这里的通电工程正式竣工。40户牧民家庭告别酥油灯历史,迎来大电网覆盖下的光明时刻。
它们都是青海省无电地区电力工程建设地区,多松村海拔4000米,环仓贡麻村地处深山沟壑之中。类似于这样的无电地区通电建设项目正在青海的偏远地区遍地开花。
给草原点亮一盏长明灯
午后,汽车从县城出发,在牧场中间的小路上颠簸了近2个小时,慢慢地停在一群悠闲的牛羊旁边,一处山包的右侧出现了一座低矮的房子—这是宫保昂智的家。宫保昂智家共5口人,饲养了70多头牦牛、200头羊,日子过得相对富裕。
房子后面两块破旧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在新栽的电杆旁边。而这个太阳能板仅仅只能提供照明用电,阴天下雨时就不行了,宫保昂智现在盼着赶紧通电。“这个太阳能电池板功率太低,一桶牦牛奶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提炼完成,如果我家通电了,就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提炼更多酥油。”宫保昂智指着家里的小型电动酥油机说。
“我们不懂汉语,在这个山沟沟里连电视也看不上。通了电了,我们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村的牧民宗巴充满期望地说。
憨厚的宗巴有个13岁的儿子,那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希望。儿子上六年级,成绩很优秀。“等拉了电,就给点上一盏长明灯,儿子晚上可以多学文化知识,将来就不用过着与牛羊为伴的生活了!”
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部负责人介绍,在青海电网供电区域内,像宫保昂智家这样的无电户共有1.27万户,无电人口约为5.05万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至2014年基本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的目标,今年年底,国网青海电力将全面建成大电网延伸下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解决青海省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届时,青海省将全面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
高原上施工不畏艰辛
今年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对于国网青海电力来说,那是块不折不扣的“硬骨头”,也是场任务艰巨的攻坚战。
青海省地广人稀,游牧民迁徙、搬迁等不确定因素多,新的无电人口不断形成。这些无电人口基本上分布在总面积达69.6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97%的藏区。而这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线路穿越高山大岭和高寒缺氧区,施工条件艰苦,年有效施工期只有短短5个月。
此外,游牧民定居不确定,原有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户用光伏电源由于缺乏保养维护,退出运行和损坏后便形成新无电户,这也给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提出了挑战。
以多松村为例,施工人员李生良回想起安装横担时的情景,感慨地说:“这个地方确实跟内地不能比,施工条件太差了,难度也大,工期很紧!”李生良说,如果在内地,12米的电杆他30秒就能登顶,而在这里,至少需要两分钟。原来,这里天气冷,风特别大,厚厚的棉衣棉裤让人根本放不开手脚,爬得太快容易心慌、脑袋发懵、腿发酸,爬几下必须休息一会儿。
即使在8月,地处青海东南部,这里的天气也阴晴不定,飘过一朵云就能下雨,最近又开始下雪,施工人员经常在干活的时候被雨水淋湿,风再一吹就冻得受不了。刚开始的时候,李生良还不能适应这种天气,感冒了一次。这个地方感冒不容易好,医生让他打点滴,可他一想到工期紧就坐不住,硬是缠着医生开了药回到了工地。
环仓贡麻村的通电工程施工建设正值海北地区雨季,这里海拔高、山大沟深,平日里“威风凛凛”的载重货车在这儿却撒不起欢来,一辆载重货车装载一盘1.4吨的线盘后在爬坡时还需要多人协助推拉。项目负责人祝平甲介绍,当地牧民居住分散,最远的一户牧民家通电需要架设40基杆子和2.5千米的线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高质量建设民心工程
“再挖深一点!”8月9日,在卓玛措家的大门外,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施工队队长段金邦扯着嗓子,指挥着一台小型挖掘机在挖基础坑。
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喘息”声,一铲铲夹杂着石块的土壤被堆积在基础坑口。半小时后,一个深约两米的基础坑成型了。基础挖好后,段金邦和他的9名队友立即开展立杆作业。
看着电杆立到了家门口,卓玛措非常激动,有了源源不断的电,终于可以过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了:把水果蔬菜和牛羊肉、酸奶都放进冰箱里,不用担心变质;小孩儿可以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不用担心晚上没有电照明;还可以用高压锅蒸出香喷喷的米饭……
无电地区通电工程是民心工程,规范工程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国网青海电力将农网优质工程创建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
由于工程建设周期短、建设任务繁重、工程管理难度大,国网青海电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作机制,密切协同,以“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要求,建立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体系与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确保安全质量、物资供应、建设管理等各环节工作高效优质运转。
“行百里者半九十。要充分认识年内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的艰巨性,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责任、克服困难、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8月1日,国网青海电力主要负责人李葛明对无电通电工程再次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以确保无电地区群众早日用上电,让无电地区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采访手记
只为牧民早日通上电
8月,是这片草原最美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牛羊、成片的花海、多如繁星的帐篷……信步于8月的草原,感受着炎热的阳光,品味着格桑花的芬芳,体味温雨之后吹来的刚烈的寒风。这时,会让你分不清季节,不辨冬夏。唯一能让你分辨清楚的只有天与地的分界,昼与夜的交替。
从今年5月开始,整车的杆塔出现在草原最偏远的角落,让这片美丽的草原变得格外热闹,在牧民的翘首期盼中,在雪山脚下、在开满鲜花的大山里、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无电地区通电工程全面开工!
由于草原气候和季节变换等因素,这里的施工黄金期仅仅只有5个月,为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国网青海电力全力以赴。
最让人感动和敬佩的是施工人员,他们克服高海拔、恶劣气候等客观因素,风餐露宿,全身心地扑在工程上,只为了给牧民早日通上电。正如施工人员李生良所说:“习惯了就不觉得辛苦了,感觉自己做的这件事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