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新闻THELOCALDYN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电新闻
供电新闻

佛山:供电部门助推佛山城市升级“蝶变”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8  浏览次数:168
      供电部门助推佛山城市升级“蝶变”

7月31日,佛山电网最高负荷首次“破千”,达到1005.5万千瓦,年内第5次创新高,与去年最高负荷相比增长5.4%,是继深圳、广州和东莞后,南方电网区域内第四个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的城市。作为佛山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大考之年,城市升级让城市面貌发生变化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则带动佛山城市用电量的攀升。而过去三年,佛山供电局致力于推动政府主导的电力专项规划,将成果融入到相应的分区规划、土规、控规之中,实现了电力规划与市政规划的融合发展。

事实上,在2012年3月29日的500千伏东坡输变电工程开工仪式上,时任佛山市市长刘悦伦表示,佛山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各级供电企业和供电部门的帮助。今年6月,佛山供电局第三次获国家能源局授予的全国供电可靠性A级(金牌)企业殊荣。可靠的电力供应为佛山城市升级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保障:

电网结构升级 不断满足创新高电力需求

7月31日,佛山电网用电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最高达到1005.5万千瓦,与去年最高负荷相比增长5.4%,是继深圳、广州和东莞后,南方电网区域内第四个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的城市。

佛山供电局分析,用电负荷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佛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效果的显现。招商引资呈现项目重大型化、金融化、城市化等特点,是拉动佛山供电局今年新装增容稳步上升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不断出台,部分中小工厂企业开始逐渐对新装增容结束了观望态度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截至6月底,佛山供电局的新增容量达271.53万千瓦,同比增长74.58%;实增容量100.08万千瓦,同比增长27.12%。

据统计,佛山全社会用电量2014年1-6月完成25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0.81%、6.09%、1.81%,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总电量比例分别是2.07%、74.17%、12.28%。第二产业电量占比大,其同比增长6.09%,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中,全市电量排名前20位大客户中,2014年1-6月总用电量13.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8%,其中14家企业电量正增长,大客户用电增长势头较好。

佛山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年初,该局提前预测了用电形势,随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应对措施,以保证在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不停电、不限电。今年以来,该局继续以“7+6分区互联”目标网架为发展方向,努力建设适度超前、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佛山电网。上半年,全市电网建设固定投资已完成8.95亿元,各个电力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其中,500千伏换顺线和东坡站已分别于2月28日、6月26日顺利投运,进一步增强了佛山的电网结构,对于满足佛山不断创新高的电力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城:

建设具前瞻性 适应城市未来发展

夜色下的佛山新城滨河景观带,在灯光的映衬下,五彩梯田、剪纸画廊、山水瀑布别有风味;穿梭其中,令人沉醉在声、光、电技术结合带来的视觉艺术中。

而靓丽的灯光夜景背后,离不开供电部门的默默奉献。在不少“老佛山”的记忆里,十年前的佛山新城还算不上是一座城,而仅仅是村落密集、交通不便的一处城郊荒凉之地。然而,伴随城镇化的不断扩展,尤其是2011年以来,佛山市提出“强中心”战略,将把佛山新城片区打造成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以及能代表佛山城市高度的全新标志性中心。

去年年初,佛山新城南片区新版控制性详规正式发布以后,供电局佛山新城专项规划小组成员针对规划,第一时间测算出佛山新城远景年负荷水平,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现状10千伏电网供电模式无法满足佛山新城高负荷密度和高供电可靠性的双重要求。

“根据负荷预测,佛山新城南片区负荷将达到78.77万千瓦,平均负荷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5.5兆瓦,负荷密度水平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相当。”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如此高密度的负荷,若采用10千伏供电模式,将大大增加变电站出线间隔及投资成本。为此,规划专项小组通过对比35千伏及2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模式的适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最终决定在佛山新城采用20千伏供电模式。

据悉,相对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电压层级配置方案,采用220千伏/110千伏/20千伏配置,电网总投资节约30%以上,线损降低约10%,中压电缆管沟通道占用空间节约近50%。

“将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优化协调能源布局,以支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对于在城镇化过程中供电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电企业更多是要加强与政府的协调配合,同时做好相关的客户服务支撑工作,使电网建设更具有前瞻性,更能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

老区:

助力老城改造 降低民居影响

不仅新城,在老城区的改造过程中,供电部门也在充分考虑,在投资效益最优的前提下,规划近期配网项目,并深化开展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工作。东华里片区改造过程中,电力配套的建设规划与升级改造工作相辅相成就是其中典型案例。

2008年,东华里改造首期工程启动,作为禅城区“三旧改造工程”的一号项目,相关部门发现项目在实施开发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其中就包括配套的电力建设方面。禅城供电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东华站所在的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市中心,周围有不少古老的岭南建筑,而且居民密集,该站的选址经历了5次变动才得以确定。2012年12月21日,东华变电站顺利投产。该站在设计上融合了周围岭南建筑的特点,并且实现了与周围环境友好融合,因此近年来东华里片区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稳固的电力供应保障。

东华变电站的顺利投产,为老城区供电撑起一片天。供电部门表示,在佛山大规模革新城市面貌的同时,高、中、低三个电压等级配电网建设规划必须与市政建设有机结合,电网建设作为市政配套设施,在规划空间上予以预留预控。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绿岛湖片区,其所属的禅西新城规划面积达36.8平方公里,设计容纳人口33万~39万,未来的供电需求巨大。据佛山禅城供电局介绍,早在在规划开发期,佛山禅城供电局就与南庄镇政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就开始沟通协同,明确开发地块的供电设施配套要求,在绿岛湖区域的科洋路沿线,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建设电缆沟,道路建成就是电缆沟建成,并交供电局使用;供电局铺设电缆及设备进入开关房,避免了路面开挖等环节。

受本次合作经验启发,佛山禅城供电局计划将配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工作流程化,将主动与各地相关部门协调,提前介入,尽量避免因为铺设线路等造成多次开挖道路的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影响,争取使大型工程的电网规划设计做到最优。

镇街:

解南海北部用电之渴 助推城市升级

经过三年的城市升级,不少镇街的居民发现身边的生活环境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而镇街的城市升级,同样也离不开供电部门的配合和努力。

6月26日,500千伏东坡变电站正式投产,标志着佛山第五个500千伏等级的变电站正式投产。当晚8时,500千伏东坡变电站正式通电。该变电站坐落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石塘村,站内面积为4.70公顷,为目前国内已建同等规模占地面积最小的500千伏变电站。该站投运后,将加强广东省500千伏电网结构,满足佛山北部地区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增强佛山远景电网的适应性。

早在2011年10月14日,佛山市政府与广东电网公司签订“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个半月之后,在该框架协议支撑下的500千伏东坡输变电工程正式落地南海里水。

500千伏东坡输变电站投产有何意义?在南海区城市升级中,大沥镇正在通过“三旧”改造、强势治水、公园计划、产业联盟、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等,打造一个全新的大沥。而里水企业的转型产业升级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候,建立企业家平台,制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扶持的政策,帮助传统产业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提升市场占有率等,都是里水不断完善企业服务,对传统产业不遗余力地进行扶持的体现。此外,里水欲借助明显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与此同时,包括一汽大众、新光源、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正在加速推进。佛山的产业升级转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对电力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

“佛山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旺盛,企业的用电需求加大,500千伏东坡站投运,将有力满足南海北部地区用电需求。”佛山供电局基建部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对优化佛山南海、三水区域220千伏电网结构,对增强佛山远景电网的适应性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