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排灌设施状况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受资金匮乏的制约,多数产权归农村所属的农业排灌电力设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年久失修、老化严重、供电路径长的情况,不但供电不经济,而且安全隐患非常严重。在管理方面,机井产权人一般会按照用电量向群众加收机井员工资和正常的机井维护费,但也有部分机井产权人会以各种名目提高“加收”标准,造成了群众与机井产权人之间产生矛盾,有的地方还会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群众上访告状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稳定。因此,积极稳妥地开展农业排灌电力设施建设和改造,是供电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
一、桃城区农业排灌的基本状况
衡水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农业大市。衡水市桃城区共有10个乡(镇)、办事处,人口45.23万人,农田面积51.96万亩,其中电灌面积42.24万亩,占总农田面积的81.3%。桃城区电力局供电辖区范围内现有农业排灌机井2101眼,农业排灌用电负荷46275kW,农业排灌配电变压器1219台,54630kV·A。
二、积极开展“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全力支持农业生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桃城区电力局随着在陆续开展的“农村电气化县”、“三为服务”达标、“农村电费电价治理整顿”、“百县电力乐农”等活动中,就一直关注农业排灌工作,并且本着服务“三农”的方针,始终把支持农业排灌用电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有计划地对陈旧排灌线路进行改造,积极为农村新打机井提供电力设施配套服务。在2006年河北省电力公司提出“井井通电”的目标之前,桃城区就已经实现了“井井通电”。
(一)实施“井井通电”工程,支持农业生产
桃城区的机井有深井和浅井2种情况,我们对此分别进行了有效地农业排灌电网改造。
1、深井部分
桃城区大部分的水层位置较深,相应的机井一般都要求下泵深度大于100m(我们称之为“深井”),多数使用22kW以上功率的电动机,我们对这种机井一般都采取“一井一变”(一个井由一台变压器供电)的方式供电。在农排电网建设改造中,我们尽量将变压器靠近井口,缩短低压线路长度,这样,能够保证较高的供电电压,降低线损。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中,我们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先后投资265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60km,更换和新增变压器1068台,显著地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自1999年开展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来,截至2006年,我区共新增农业排灌变压器347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2、浅井部分
除了这部分深井之外,在我区西部地区的河沿镇,还存在着一批“浅井”,由于打浅井投资少,因此,河沿镇的农民群众自发打了220眼浅井。这片井区水层较浅,一般要求的下泵深度在40~50m左右,大多使用5~7.5kW功率的电动机,我们对这些机井采取“一变多井”的方式供电。2002年以前,由于缺乏资金,这220眼机井都没有配套的电力设施,农民群众只能靠用柴油机等机械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既费时费力,又费钱。2002年,按照省、市电力公司统一部署,我局投资246.37万元,在河沿镇进行了农业排灌电网试点改造,对220眼无电机灌井进行了电灌改造,新建10kV线路5.565km,新增配电变压器37台,1610kV·A,新建0.4KV线路19.076km,新增台区30个,改造台区21个。
这项工程实施后,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一是相对于原来的机灌方式,用电力排灌水量充沛,灌溉效果和效率大为提高。原来用机灌浇一亩地需要2~3小时,实现电灌以后仅需要1~1.5小时就能完成;二是方便了群众,节省了劳动力。原来采用柴油机抽水灌溉,需要搬、抬、扛、拉,至少需要两个以上壮劳力,才能完成灌溉。而实现电力灌溉后,一个农村妇女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灌溉了。以前,农民用柴油机灌溉时,一旦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就得忙着修理,要是在夜间的话,就更加麻烦了。实现电灌以后,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到供电所24小时提供的优质服务;三是降低了灌溉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原来一亩地用机灌浇一水需要12~17元,实现电灌后,一亩地浇一水的费用仅需要6~9元。以每亩地一年浇7水计算,每年这220眼机井就可为河沿镇农民群众节省灌溉费用35万余元。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与机灌相比较,电灌明显地让群众灌溉既省时、省力,又省了钱。农民群众高兴地称赞道:“柴油机换成了磁卡表,浇地省钱又轻巧!”。此外,电力是清洁能源,“废油改电”减轻了环境污染,还利于环境保护。
(二)开展“户户持卡”工程,为群众带来方便和实惠
我们在对河沿镇无电机井进行电力配套建设的同时,也进行了磁卡表试点工作,安装了磁卡式电能表527套,共向群众发放磁卡14000余个,在河沿镇率先实现了“户户持卡”。2006年,我局作为省电力公司农业排灌磁卡表改造工程试点单位之一,又投资122万元,完成了邓庄乡和彭杜乡230眼深水井的农业排灌磁卡表改造。在这项改造工程中,我们应用了质量较为可靠的磁卡表控制成套装置,并且将低压线路全部改造为电缆地埋敷设,既解决了以往架空线的安全隐患和线路容易被盗等问题,还节省了线路占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我区已累计完成757眼机井的磁卡表改造,占总机井数的36%。
通过对机井安装磁卡式电能表,有效地遏制了搭车收费现象,规范了农村电费电价。农民群众可以直接持卡到供电所购买电费,刷卡用电,真正享受到了国家电价政策,买得明白,用得放心,深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同时使用磁卡表还解决了以往群众之间因抄表不准引发的纠纷,和谐了群众关系。
三、“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收到了“三满意”的效果
通过实施“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收到了“三满意”的效果。一是农民群众满意,“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减轻了农民负担;二是电力部门满意,工程实施以来,有力地开拓了农业排灌电力市场,农业排灌电量由1998年的1400万kW·h增加到了2006年的4600万kW·h。同时,线损率也得到大幅下降,10kV线损率由1998年的7.69%降为2006年的3.95%,0.4kV线损率由1998年的24%降为2006年的10.02%,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三是政府满意,农排电网改造工程促进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减轻了农民负担,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政府对此非常满意。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电力公司要求,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到2008年,完成剩余1344眼机井的磁卡表改造工作,实现全区“户户持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