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推出了做好火电、钢铁、电解铝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制定了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配套的工作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着力抓好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和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如此大势,对生产节能环保产品的企业来说,无疑提供了难得的市场发展机遇。
????然而,现实并非像人们期待的那样乐观,障碍主要有三:一是缺少自主研发能力,不掌握核心技术。二是无序竞争,相互制约。提高装备技术国产化,不仅是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之必需,也能有效降低国内使用者的采购成本。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宽幅铝箔轧机用轧辊,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国外的同类产品也被迫降价。然而,即使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要抢占世界先进技术的制高点,也需要整合外部力量。而市场经济的法则是优胜劣汰,每个企业都想一枝独秀,率先发展,特别是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领域,欲将竞争对手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相互抵毁、竞相压价的血腥拼杀屡见不鲜。这种互为仇敌的无序竞争,不仅会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效益大为缩水,还迟滞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步伐,难以为节能减排提供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装备。三是科、企联姻缺少市场化运作的“红娘”。要发挥先进技术装备在节能减排中的领跑作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快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这一点上,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像宝钢、一重、二重那样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形成了合作共赢的机制,更多的还在“谁是主体”的自主知识产权归属、科研成果转化、经济利益分享等问题上纠缠不休。以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作不会愉快,也不会深入,更不会长久,所导致的单打独斗,一方面使企业难以整合科技力量,集成优势资源,在科技创新上长期处在自我封闭的落后状态,另一方面则使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难以协助企业研制出尽快推向市场的节能减排急需的先进技术装备。
????节能减排呼唤科技创新,而要使先进的技术、装备成为节能减排的领跑者,则要以“政府引导、企业互动、市场化运作、配套政策”的环境和条件为保障,加快推进企业的联合重组,产业的资源整合,科技力量的有效集成,市场的规范管理,从而通过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功能,突破障碍,打通瓶颈,使节能减排尽快取得成效,实现使用者与制造者之间的又好又快发展。